健康養身★攝護腺切片沒問題卻罹癌? 新型切片法精準找到病灶

攝護腺切片沒問題卻罹癌? 新型切片法精準找到病灶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杜姓男子,之前攝護腺切片為陰性,但仍懷疑有癌症,結果透過磁振造影與超音波融合導引,於攝護腺上方纖維肌肉區發現病灶,切片結果為低惡性度攝護腺癌,惡性部分占切片比例10%;一般而言,以這位患者的腫瘤位置、惡性度及惡性比例,這個病灶在傳統攝護腺切片將會很難被診斷出來。

攝護腺癌 初期症狀不明顯

近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快速上升,目前已是男性第五大癌症,2015年有約5,000位新病人。整體而言,台灣男性一生中被診斷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為4%,診斷時平均年齡為74 歲,每年約有1,200位病人不幸死於攝護腺癌。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較易造成診斷延遲,因此知道時,有時已是較晚期,甚至出現轉移。

傳統超音波做攝護腺切片 病灶診斷能力低 

成大醫院泌尿部胡哲源醫師表示,傳統經直腸超音波做攝護腺切片,因為超音波對攝護癌病灶的診斷能力不高,導致其惡性偵測率低;目前透過磁振造影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可針對傳統方式不容易診斷出來的病灶切片,對於之前接受過切片為陰性而醫師仍懷疑或擔心攝護腺癌的病人,可以再做確認。

磁振造影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 3種情況最適用

胡哲源醫師說明,磁振造影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能更精準找到病灶,主要是因磁振造影能更準確地指出懷疑病灶的位置,再透過現今電腦科技快速運算後,將磁振造影的影像和超音波的影像融合,如此便能在做超音波的當下一起看到磁振造影所懷疑病灶的投影;這樣一來,醫師只要對著投影的地方做切片,便可較準確地診斷是否有攝護腺癌。

胡哲源醫師進一步補充,磁振造影/超音波融合導引攝護腺切片能幫助醫師做更精確診斷,適用於:

1)懷疑攝護腺癌想直接接受精準切片診斷的病人;

2)傳統切片陰性,但臨床上仍高度懷疑攝護腺癌的病人;

3)已確診攝護腺癌,接受主動監測療法仍需定期切片的病人。

【延伸閱讀】

晚婚女性仍有「子」望 中醫幫助43歲的她自然懷孕

過度「心碎」恐致命 當心「心碎症候群」作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8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每個人都會洗頭,有人天天洗,有人則是好幾天洗1次,但你洗頭的方法正確嗎?有用對洗髮精嗎?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門診經常收治因為洗頭方法錯誤導致頭皮敏感發炎泛紅,甚至嚴重掉髮的患者。   醫師表示,在洗頭髮時,不建議將洗髮精直接倒在頭皮上,應該先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算過自己一天坐著的時間有多長嗎?即將邁入新的一年,在迎接2020年的前夕,為自己訂定每天「坐」不超過八小時的目標吧!根據一篇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的研究指出,平日每天久坐時間少於8小時,比久坐時間超過8小時者的憂鬱及焦慮程度低。每天久坐8小時 對身心都具顯著影響力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現代人普遍晚婚,懷孕年齡也跟著往後延,年紀增長可能不只是導致身體狀況變差,連帶卵子品質也會受影響,經常都是等到計畫懷孕才發現自己或另一半可能有不孕問題或受孕機率過低,此時該如何才能提高受孕機率?或者想避免未來受孕困難又能採取甚麼預防措施?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八歲小女孩無特殊病史,但這半年來卻反覆蕁麻疹發作。發作時,癢疹遍布頸部、軀幹及四肢。這期間,在診療院所治療做過敏原測試,陸續服用口服抗組織胺及類固醇藥物控制症狀,但病程仍反覆發作未能緩解,因而求診安南醫院兒科賴以修醫師。經身體理學及抽血檢查後,發現甲狀腺素低下與促甲狀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