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攝護腺切片沒問題卻罹癌? 新型切片法精準找到病灶

攝護腺切片沒問題卻罹癌? 新型切片法精準找到病灶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杜姓男子,之前攝護腺切片為陰性,但仍懷疑有癌症,結果透過磁振造影與超音波融合導引,於攝護腺上方纖維肌肉區發現病灶,切片結果為低惡性度攝護腺癌,惡性部分占切片比例10%;一般而言,以這位患者的腫瘤位置、惡性度及惡性比例,這個病灶在傳統攝護腺切片將會很難被診斷出來。

攝護腺癌 初期症狀不明顯

近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快速上升,目前已是男性第五大癌症,2015年有約5,000位新病人。整體而言,台灣男性一生中被診斷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為4%,診斷時平均年齡為74 歲,每年約有1,200位病人不幸死於攝護腺癌。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較易造成診斷延遲,因此知道時,有時已是較晚期,甚至出現轉移。

傳統超音波做攝護腺切片 病灶診斷能力低 

成大醫院泌尿部胡哲源醫師表示,傳統經直腸超音波做攝護腺切片,因為超音波對攝護癌病灶的診斷能力不高,導致其惡性偵測率低;目前透過磁振造影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可針對傳統方式不容易診斷出來的病灶切片,對於之前接受過切片為陰性而醫師仍懷疑或擔心攝護腺癌的病人,可以再做確認。

磁振造影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 3種情況最適用

胡哲源醫師說明,磁振造影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能更精準找到病灶,主要是因磁振造影能更準確地指出懷疑病灶的位置,再透過現今電腦科技快速運算後,將磁振造影的影像和超音波的影像融合,如此便能在做超音波的當下一起看到磁振造影所懷疑病灶的投影;這樣一來,醫師只要對著投影的地方做切片,便可較準確地診斷是否有攝護腺癌。

胡哲源醫師進一步補充,磁振造影/超音波融合導引攝護腺切片能幫助醫師做更精確診斷,適用於:

1)懷疑攝護腺癌想直接接受精準切片診斷的病人;

2)傳統切片陰性,但臨床上仍高度懷疑攝護腺癌的病人;

3)已確診攝護腺癌,接受主動監測療法仍需定期切片的病人。

【延伸閱讀】

晚婚女性仍有「子」望 中醫幫助43歲的她自然懷孕

過度「心碎」恐致命 當心「心碎症候群」作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8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炎炎夏日到來,近日來的溫度也屢屢破歷史新高,依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5~10月為食品中毒發生之高峰期,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高溫且潮濕的環境最適合各種微生物之生長,若食品烹調及保存不當,則易發生食品中毒事件,謹記夏日飲食安全五原則,才能吃得健康。 食物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今天又加班了嗎?據統計,台灣每位勞工平均年工時高達2000多小時,遠高於歐美各國。國內上班族總是高工時、高競爭、高壓力,長期加班工作過勞、睡眠不足沒精神,不僅身體疲累,肝臟更是會受到傷害!俗話說「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奮鬥成功的本錢」,可別自恃年輕就不保養。 工時長、壓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甲狀腺位在喉嚨下方,是個形似展翅蝴蝶的器官。分泌出的甲狀腺素掌管了身體所有細胞的代謝活動。因此當甲狀腺功能低下,就會出現很多症狀,最常見的就是如影隨形的「慢性疲勞」,其他包括:體重增加、怕冷、水腫、乾燥、皮癢、毛髮脫落、指甲脆弱、肌肉無力、關節痛、便秘、憂鬱、健忘等各種健...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女性每個月都會經曆月經,經期是每一位女性成熟的標誌,此段時間也是女性最為痛苦的階段。那麼女性在經期中應該如何正確的進行身體保健,更好的維護健康呢?其實在經期中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項和禁忌,如果處理不當還會嚴重危害女性健康。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經期間不能常碰的一些身體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