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攝護腺癌病程慢 積極治療控制率超過9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攝護腺癌是美國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有超過20萬的新診斷病例,死亡數卻只有發生率第二名──肺癌的五分之一不到;反觀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是國人第七大癌症死因,顯見民眾對攝護腺癌的治療認知仍有待加強。

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林裕為表示,攝護腺癌發生的年齡較高,病人的死亡大多跟慢性疾病有關,且大部分的攝護腺癌進展較慢,不像其他癌症會很快就轉移。因此,民眾只要定期做 PSA 腫瘤指數篩檢,就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率。

林裕為說明,因應病人的臨床期別、病理切片及 PSA 指數可粗分成高、中、低危險群,而危險性越高,治療的方式就需要多種治療方法的合併。目前臨床上治療攝護腺癌,主要是以放射治療為主,利用高能量X光來殺死癌細胞。

然而,傳統放射治療需要將近九個星期的治療療程,對病人來說,每天往返醫院在時間及經濟上都是很大的負擔。國外不少研究發現,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不僅可以增加攝護腺癌的控制,還可以減少患者往返醫院的時間。

因此,奇美醫學中心從五年前開始,就引進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技術進行攝護腺癌的治療,目前已有超過60位低/中危險群的病人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且疾病控制率更超過9成;另外還有40位以上的高危險群病人,接受骨盆腔照射合併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三年控制率接近9成。

林裕為提醒廣大男性同胞,只要配合醫師治療、積極尋求醫療協助,攝護腺癌就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率,建議男士們應養成定期做 PSA 腫瘤指數篩檢的習慣,才能盡早發現、及早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0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台灣有超過500萬人發生過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其中慢性蕁麻疹被多數民眾認為是食物引起,因此在飲食上特別忌口。當民眾到基層診所就醫時,經常被告誡應避免哪些食物,從24種不能吃的清單,增加到36種、再到下一間醫院,甚至被高知有高達48種不能吃,無法真正解決困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30歲吳姓男子因左側手腳無力緊急送醫,檢查發現為右半大腦中風並有心房顫動病史,所幸即時到院處置,術後立即恢復手腳力氣,生活也回復正常,繼續站穩腳步衝刺事業。腦中風高風險群 心房顫動患者需注意收治上述患者的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黃勇評醫師表示,中風可分為血管破裂的「出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女性愛滋病患,社會上仍遭受極大困境。一名婦女結婚多年後確診愛滋病,明明是丈夫在外「亂來」把病毒傳染給她,但婆婆卻不諒解,認為一切全是她的錯,沒有做好身為妻子的本分。最後丈夫往生,婆婆依然懷恨在心並將該名婦女趕出家門。「愛滋」讓女性貼上「性生活混亂」、「不貞潔」、「不檢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近來隨著飲食習慣逐漸西化,高油、高鹽飲食讓許多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肌梗塞及高血壓等,都出現提早發生的現象。其中「高血壓」症狀輕微時對日常生活沒有太大影響,年輕患者可能因工作因素,較不易維持規律作息或按時服藥,導致血壓控制不當,卻不知高血壓嚴重起來恐導致腦中風、主動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