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 腎臟嚴重積水險釀尿毒症

作者:洪毓琪

泌尿問題難啟齒、不敢就醫?小心,輕忽攝護腺肥大引發尿滯留,恐害腎積水、尿毒症上身!62歲男性日前因下腹部脹痛就醫,沒想到經檢查發現,其雙側腎臟嚴重積水;且膀胱積尿達1000c.c.以上,腎功能只剩下不到50%。而細究其原因竟是攝護腺肥大,造成輸尿管到膀胱開口阻塞惹禍。所幸經手術治療後已無大礙,也成功避免了洗腎風險。

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 腎臟嚴重積水險釀尿毒症

泌尿問題難啟齒、不敢就醫?小心,輕忽攝護腺肥大引發尿滯留,恐害腎積水、尿毒症上身!

泌尿系統出現異常?小心攝護腺肥大作祟

臺中榮總泌尿外科陳正哲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是現代男性常見的疾病,隨著年紀的增長,發生率也逐漸增加。一般來說,攝護腺肥大患者常會伴隨頻尿、急尿、夜間需起床小便,以及排尿變慢、排尿中斷、排尿用力、解尿不乾淨等泌尿問題。

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腎臟功能衰竭的發生,當腎功能出現異常,人體內產生的代謝廢棄物無法順利排除,便容易造成水分、電解質及含氮代謝物累積於體內。一旦這些毒素過度累積時,恐將引發所謂的尿毒症發生,其嚴重性不容小覷!

攝護腺肥大別諱疾忌醫 9成可靠藥物治療,僅1成需開刀

偏偏相較歐美人,台灣民眾個性相對內斂,對於個人疾病往往較為隱忍。尤其是,泌尿系統屬於相對私密的部位,也導致不少患者常因不好意思說出口、諱疾忌醫等原因,而使治療因此被延誤,讓病症更為惡化。

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 腎臟嚴重積水險釀尿毒症

斷層掃描和超音波掃瞄發現,該患者雙側腎臟嚴重積水。(圖片/陳正哲醫師提供)

事實上,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目前約有9成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可透過藥物治療達到緩解的效果;僅有1成左右的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攝護腺肥大治療需開刀者】

1.對藥物的治療效果不佳。

2.因攝護腺肥大造成膀胱結石。

3.因尿路阻塞而造成反覆性的泌尿道發炎。

4.因尿路阻塞而造成急性或慢性腎衰竭。

5.反覆尿滯留而需要放置導尿管。

攝護腺肥大險釀尿毒症 雷射攝護腺切除手術改善

就以上述案例來說,該名患者就是因尿道出口長期受到攝護腺肥大阻塞,又未積極就醫釀禍。陳正哲醫師指出,該患者的斷層掃描影像可發現,其攝護腺明顯的腫大,造成了輸尿管到膀胱的開口阻塞。因此,入院時緊急放置導尿管引流出膀胱內的尿液,以降低膀胱內的壓力,並持續觀察。可沒想到3天後再次進行腎臟超音波掃描追蹤時卻發現,其腎水腫問題並沒有明顯消退,且腎臟功能也未見大幅進步。

而綜合以上檢查的結果,可以合理判斷,導致患者出現上述症狀的原因,應與其攝護腺肥大的部分恰巧覆蓋在輸尿管進入膀胱的入口處導致。且在進行膀胱內視鏡檢查時也發覺,患者因長期憋尿造成膀胱退化變形,且雙側輸尿管的開口被肥大而凸入的攝護腺覆蓋而阻塞。

於是決定進行雷射攝護腺切除手術來治療,而治療後患者的導尿管終於得以順利移除。且雙側嚴重腎臟積水的情形也明顯改善,就連腎臟功能衰退的情況也得到緩解,免除尿毒症的發生,進而避免了洗腎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手術後患者不僅排尿速度明顯進步、解完後膀胱內的餘尿量也減少許多,由此可見術後患者膀胱的功能已逐漸恢復,其生活品質更是大幅提升。陳正哲醫師提醒,年屆40歲以上男性,若有發現自身有泌尿系統問題,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對症治療,才不會延誤治療。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常常會被問到:「醫師,我頭痛是不是腦裡長瘤?」「偏頭痛不是只有痛一邊嗎?」「我究竟要吃多久的藥才會好?」「有沒有方法可以預防偏頭痛呢?」醫師的回答也很妙,有的直接說不會好,有的說要一輩子服藥,有的甚至難以招架問題。 偏頭痛可緩解、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攝護腺癌患者接受降睪固酮藥物治療,五年內出現失智症機率是沒有用藥者的兩倍之多。 美國約50萬名患者 接受ADT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賓州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近日發表在線上版〈美國醫學會-腫瘤學期刊〉(JAMA Oncology)。這項研究首席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隨著時節邁入季節交替之際,一些好發於秋季、冬季的疾病也開始出現在小朋友身上,究竟哪些疾病常在秋冬季橫行霸道?症狀為何?又該如何預防?請看看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總醫師王信驊的專業解說。 疾病1、感冒 由多種病毒引起,以鼻病毒最常見。在感染病菌後,約1~2天後會出現流鼻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在21世紀的今天,台灣還有許多人對癲癇的認識仍停留在明智未開發時期的錯誤認知中,包含急救處理也是以訛傳訛。社團法人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曾幼玲理事長表示,很多人不知伊比力斯是癲癇直譯名稱,且癲癇不是精神病。 癲癇發作症狀多變化 從10歲就患有癲癇的曾幼玲理事長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