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改變走路的方式就可以年輕10歲-健走時的注意事項

《改變走路的方式就可以年輕10歲:
每天30分鐘,比慢跑快走更有效的間歇式健走》

超過5200人實際參與,成功率高達九成以上
在日本最長壽的長野縣持續進行十年,
兼具瘦身、美肌、降血壓、血糖等效果!

 

「快走3分鐘之後,接著慢走3分鐘。每週健走4次,每次健走時間為30分鐘。」

改變走路的方式就可以年輕10歲-健走時的注意事項

健走期間若出現這些症狀就要特別注意!

為快樂且安全的實踐間歇式健走,有幾個重點希望大家能夠記住。
無論是什麼運動,最忌諱的就是勉強自己。

若在健走前或健走時出現以下症狀,請務必休息並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
配合身體狀況運動,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

改變走路的方式就可以年輕10歲-健走時的注意事項

①  肚子餓時

在空腹時進行伸展運動或間歇式健走, 很可能會引發低血糖症狀。除了習慣在早上起床後、吃早餐前健走的人之外,盡量不要在肚子飢餓的狀態下突然活動身體。

 

②  剛吃完飯後

間歇式健走與其他運動一樣,盡量避免在餐後立即進行。若在胃中食物還未消化的狀態下活動身體,很容易引發胃痛而影響運動效果。由於間歇式健走對身體造成的負荷比一般散步略高,因此建議在餐後、經過30分鐘以上再開始走。

 

③  心跳次數、血壓等數值比平時高時

在身體靜止狀態下的正常心跳次數,男性每分鐘約65∼75下,女性每分鐘約70∼80下。在實踐間歇式健走時,若發現心跳次數比平時明顯變快,就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的變化。

此外,若是出現收縮壓160以上、舒張壓95以上等血壓過高的狀態時,也必須注意。如果是第二期高血壓患者,請事先與你的家庭醫師討論後再健走。

 

④  熬夜或喝醉的隔天

「熬夜工作」、「心煩到天亮還睡不著」或「喝酒喝了一整晚」之後,就要特別注意實踐間歇式健走時的身體狀況變化。

 

⑤  頭痛

感覺頭痛的狀況與平時不同時,即使疼痛程度輕微也要停止健走,並觀察後續的狀況。當頭痛程度變嚴重,請向周圍的人們請求協助。即便覺得自己還可以繼續走,但還是建議先返家休息或縮短距離,如此慎重因應。

 

⑥  出現暈眩感

如果出現暈眩情形,也請立即停止健走,並注意身體狀況的變化。暈眩通常是疾病的前兆,繼續健走有可能造成暈眩症狀更加惡化。即使暈眩程度輕微,還是建議果斷暫停當天的健走計畫。

 

⑦  心跳或脈搏明顯紊亂

有心律不整等症狀的人,在健走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心跳及脈搏的變化。若自己感覺到心跳或脈搏開始不規律,就請立即停止健走並安靜休息。即使休息後心跳或脈搏恢復規律,也要停止當天的健走並返家才是明智之舉。

不過,有些人在剛開始實踐間歇式健走時,會在步行中出現輕微的脈搏紊亂現象。這通常是運動不足所引起的暫時性現象,只要暫停、休息一會,就能恢復正常。當症狀穩定下來之後,再看身體狀況決定是否繼續健走,若是一開始走就又出現症狀,請先休息返家。

 

⑧  噁心想吐

健走過程中若覺得噁心想吐,或是真的嘔吐出來,就表示身體明顯不適。這時請立即停止健走並觀察身體狀況。

 

⑨  冒冷汗

健走過程中若是突然覺得畏寒或冒冷汗,就表示可能發燒。這時,請立即中止健走並返家休息。

 

⑩  足部或膝蓋出現不同於平時的疼痛感

若在間歇式健走過程中,足部或膝蓋出現不同於以往的疼痛感,就表示不是慢性疼痛,而是一種急性症狀。這時請立即中止健走,並返家觀察身體狀況。

 

⑪  出現其他身體不適症狀時

身體出現疲倦、疑似感冒、腹瀉或輕微發燒等不適症狀時,請特別注意身體狀況的變化,必要時請立即中止間歇式健走。

 

間歇式健走的優點在於讓身體承受適當負荷,藉此提升肌力強度。
由於這是一種讓自己更有活力的運動,因此勉強自己是最大的禁忌。
請配合當天的身體狀況,開心且安全的持續走下去。

延伸閱讀:成功率九成以上的「間歇式健走」

 

《改變走路的方式就可以年輕10歲:
每天30分鐘,比慢跑快走更有效的間歇式健走》

日本信州大學醫學系研究科教授-能勢 博

改變走路的方式就可以年輕10歲-健走時的注意事項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65歲女性,4個月前因中風導致左側肢體無力,持續復健治療時發現左側手部及肩膀疼痛不適,且末梢腫脹膚色改變無法活動。回診時醫師表示可能是好發於中風病患患側的肩手症候群,給予短暫抗發炎藥物及類固醇治療,並提供物理治療1星期後病狀改善。停止藥物治療,但持續進行物理治療,避免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南韓衛生單位公布1名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下稱MERS)確診個案為61歲南韓籍男性;疾管署表示,此案例為自2015年以來,南韓再次出現確診個案。MERS疑似個案 首爾醫院隔離治療疾管署表示,該名南韓個案今年8月16日至9月6日於科威特出差,9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第一個專以弱勢兒少為主軸的長期追蹤研究--家扶基金會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日前首次公佈「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弱勢兒少十年生活趨勢調查報告」,揭示弱勢兒少十年來的成長歷程顯現有三大問題。家扶基金會與國民健康署邱淑媞前署長、寬心自在心理諮商所楊淑貞所長、104人力銀行王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全球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2017年資料顯示,全球失智症人口近5千萬人,到了2050年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為響應9月「國際失智症月」,台南市立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台灣失智協會、嘉南藥理大學醫務管理系舉辦「憶起讀冊」研習會,因應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