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教學 終於發現了! 打球20年依舊用手揮桿的原因

球桿正確使用概念 使身體產生更多揮桿速度



高爾夫揮桿動作是透過身體的動作操作球桿來擊球,各位球友對於使用球桿的概念已經決定是用身體的大肌肉揮桿或是試圖用比較沒力量的手部肌肉揮桿,下圖可以看到施加重量在桿身時球桿會產生一些扭曲,這樣就說明了其實你感覺硬的球桿,在快速揮動或施加力量時它相對是「軟」的(軟硬只是呈現球桿變形量的多或少)。
教學 終於發現了 打球20年依舊用手揮桿的原因
如影片說明,當對於認知球桿是「軟」的時候,會找到身體轉動的力量將球桿「甩」上去(並非用手甩動球桿,用身體轉動揮動遠端的桿頭重量),相反的若認知球桿是「硬」的時候會將球桿「舉」到上桿位置。
教學 終於發現了 打球20年依舊用手揮桿的原因教學 終於發現了 打球20年依舊用手揮桿的原因
而那種認知對你有利?
個人認為把球桿當作軟的時候你可以:
1.獲得更多的身體轉動,使身體產生更多的揮桿速度
2.更好的重心轉移(因為轉動讓你的身體力量自然產生有限度的位移)
3.更多的擊球加速距離有利擊遠與木桿的執行
4.更一致的揮桿節奏(不會用手猛力加速擊球)

駐站教練教學 終於發現了 打球20年依舊用手揮桿的原因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欣高球感謝您按讚!




相關推薦

不用打針吃藥,也能年輕二十歲的祕訣 你是否曾被醫生說過,或不記得自己是從何時開始,就已默默接受─身體不適是因為「退化」了,「退化」是必然且不可逆的旅程,所以也就只能這樣認了。 然而對於這樣的說詞,你內心真的服氣嗎?! 要我,我就不服! 「為什麼?」「憑什麼?」「你是誰?」我想你會這樣問,在回答這些問...

閱讀詳情 »

常常一早趕著出門,沒時間上廁所嗎?肚子裡憋了一堆便便,排不出來嗎?小孩的羊屎便怎麼快速排出?在此分享一種簡單的按壓法(我們全家已體驗此方法兩年多)不用3分鐘就可以很自然的將便便排出同時我也教了許多的同事,她們都說效果不錯在認定此按壓法有用後,將它推廣給大家~此按壓法為我的整脊師教導按壓時不要在室外,...

閱讀詳情 »

最近某桶裝水廠商遭爆所謂無菌製作過程都是假的,回收水桶竟然只是拿髒菜瓜布和怪異的L型道具來清洗,太噁心了吧! 說好的健康活水呢? 要喝乾淨水,以下三個關鍵知識報你知 1. 看清包裝水 (自來水、礦泉水) 包裝水的來源就兩種,自然水另外就是礦泉水,經過了過濾滅菌消毒後供日常飲用,最...

閱讀詳情 »

刺青,也就是紋身,作為人類輝煌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延續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在現在的現實生活中紋身給人印象多半是不可思議的,很直接就想到是黑道人物的專利品。 其實這種觀念並不適合現代,近幾年來社會日漸開放民眾大量接受歐美、日本等國的文化資訊,已不再把紋身當作禁忌,在紋身人員中有些是夫妻、情侶,表作愛意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