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教室恢復直行座位安排 開學恐成疫情新一波爆點

教室恢復直行座位安排 開學恐成疫情新一波爆點

開學在即,各校如臨大敵。(圖/記者湯佳玲攝)

 

優傳媒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

 

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今年寒假高中以下學校延至下週二(2月25日)開學,一名教學現場第一線的新北市陳姓國小老師,接受本刊採訪時表示,學校最新指示,開學後學生座位的安排將恢復傳統直行,不採用分組討論模式,但她更憂心:開學可能是疫情新一波爆點的開始!

 

我國目前有24名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含8例本土個案,其中1例死亡、2例已出院,其餘仍在醫院治療中。醫界高度憂心病毒可能已經進入台灣,社區感染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面對下週二開學在即,學校如臨大敵,陳老師說,她所服務的是2、3千人的大校,有不少寒假期間從中、港、澳探親旅遊回台的學生,非常擔心「開學很可能就是疫情新一波爆點的開始!」

 

陳老師表示:「新冠肺炎讓教務處瘋狂了」,下學期的段考、畢業典禮、教學觀摩等時程,在上學期就已經排定,現在因為肺炎疫情,下學期要再開一次校務會議重新來過。原本排定6月14日的畢業典禮,現在要延到6月24日,「延到有史以來學生最晚出校門」,放暑假也要延到7月15日,「整個時程大亂,原本寫好的教學計畫,現在全部改變!」

 

陳老師說,國小教室沒有冷氣,夏天上課非常熱,「寧願天冷上課,也不要滿頭大汗的上課」,尤其該校是額滿學校,科任老師還要自帶器材跑班,「是苦差事」。

 

教室恢復直行座位安排 開學恐成疫情新一波爆點

因應新冠肺炎,學校要求學生座位安排改成傳統直行。(圖/陳老師提供)

 

陳老師表示,近期校長每天都會發送相關防疫資訊給教師群組,下週二開學,下週一全校老師就要先到校召開防疫會議,19日已經接獲通知取消開學典禮,最新的指示是開學後的學生座位安排,將恢復傳統直行排列座位,不要採用學生分組聚集討論的學習共同體座位模式;至於4月份的運動會是否取消還未討論到,將視疫情決定。

 

陳老師表示,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建議,健康的教職員工生在校期間不強迫佩戴口罩,但老師是一個人對幾十個學生,尤其科任老師更是一名老師對好幾個班級,風險更大,因此她會每天戴口罩上課。

 

就讀高中二年級的徐同學表示,管樂團好不容易練到可以去參加全國音樂比賽,但因為肺炎疫情「我的短笛solo全都取消」。高三生許同學表示,對於要申請大學的高三生而言,需要獲得專業輔導老師的升學諮詢,希望趕快回到學校上課。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停課標準,1班有1位師生確診,該班停課;1校有2位以上師生確診,該校停課;1鄉鎮市區有3分之1學校全校停課,該鄉鎮市區停課。停課期程為14天。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更是女性癌症死因的第4位,而衛福部統計,國人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醫師提醒,若病人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

閱讀詳情 »

小雪,是冬天的第二個節氣,雖然台灣不會真的降雪,但卻可以感受到東北季風越來越強勁,氣溫也會隨之下探。  時序進入小雪代表冬季已到來,然而因台灣位居亞熱帶,稻米可一年二種,屏東甚至可收成三次,因此從立冬到小寒仍可看見農人忙於收稻;此外,小雪也是吃魚的好時節,像是嘉義布袋的豆仔魚,或是苗栗海域的烏魚群、...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持續不斷的疫情讓許多人陷入前所未有的焦慮情緒中,特別是那些被迫居家防疫的國家。有些人會透過瑜伽或有氧運動來緩解焦慮情緒,但有一最新研究發現,肌力訓練也具有緩解焦慮的功效,而且無需任何設備就可以在家中進行鍛煉。 肌力訓練(也稱為阻力訓練)包括使用外部阻力來增強肌肉力量的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不想截肢,日常生活一點也不能輕忽!30歲的蔡先生日前在家中剛吃完飯,突然從椅子上跌落、失去意識,家人緊急叫了救護車送醫,檢查發現是血糖過高,原以為住院幾天即能回家,不料隨之而來的卻是左腳掌發黑壞死,最後在整形外科團隊進行清瘡、壞死切除游離皮瓣手術等治療下,才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