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整天疲倦無力、頭暈脹… 夏日「排溼」得懂正確喝水方式

▲(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裡,老是覺得胃口差、頭暈脹,睡醒後還是疲倦無力,甚至身體重重的嗎?中醫師提醒,雖然節氣已經進入了初秋,但診間仍常遇到這類體內溼氣重的病人,都是夏季累積下來的溼氣未排出,除了以中醫治療調理外,也建議可以多健走、做輕度有氧運動等,透過流汗將體內溼氣排出。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師陳中奎表示,8月22日開始,已經進入了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處」代表暑氣停止、終止的意思,天氣也開始逐漸轉涼,雖然白天還是很炎熱,但夜晚已漸漸偏涼。

陳中奎說,隨著陽氣減少,不少人覺得身體重重的、疲倦、頭暈、頭脹、腹瀉、胃口不好甚至起濕疹,都是長夏溼氣未排出引起的症狀,而體內通常較「溼」的人,脾胃較差。

原來中醫認為,人體就像一塊大海綿,容易把外界的溼氣吸入,而脾胃負責消化系統,保持乾燥狀態,腸胃排水力強,若是腸胃差,水排不出去,不斷惡性循環下累積溼氣,就會造成腸胃當機,導致沒胃口、反胃及腹瀉的症狀。

陳中奎提醒,很多人以為體內水分過多,會使身體水腫、溼氣累積過多,就不願多喝水,這是錯誤的!還是要少量多次的方式來補充水分,才能促進血液循環,補充體內缺水的部位,若是一次大量飲水,容易溼氣滯留,累積在下半身導致水腫。

要排除體內多餘的溼氣,陳中奎建議,可以做一些適度的運動,包含健走、輕度有氧等運動來排汗除濕;飲食部分,則可食用四神湯、薏仁湯等藥膳利溼,同時應避免吃冰冷食物、油炸燒烤類、辛辣刺激物及甜食類。

中醫師也教導民眾可以透過按摩穴位來除溼,包含按摩位於小腿內側的脛骨內側髁凹陷處的「陰陵泉」;位於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四指寬處「足三里」穴;或是手握拳時小拇指尖處的「少府穴」,每天3次,每次按壓5分鐘,有助健脾胃利溼氣。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開放美豬牛「昨非今是」 曾在第一線坦砲火的衛生官員發出最大質疑

國產疫苗第二家搶進度! 食藥署有條件核准聯亞生技第一期臨床試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資深媒體人爆料,今天將有百萬劑疫苗來台,另有媒體報導,自購59.5萬劑AZ疫苗下午到貨。行政院長蘇貞昌證實今天中午又有一批政府自購、大約 59.55 萬 AZ 疫苗,將從泰國曼谷出發,預計於今天15時40抵達台灣。媒體人王瑞德昨晚在臉書指出,今天將會有百萬劑疫苗來台,但「不是BNT!」民進黨立委王定...

閱讀詳情 »

行政院長蘇貞昌稍早證實政府自購59.55 萬劑AZ疫苗,將從泰國曼谷出發,預計今天下午3時40運抵台灣。至於今日本土確診數,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在臉書預告今天「珊珊沒舞跳」,並附上3朵花貼圖,引發網友猜測今天本土可能新增6例。預計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將於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及疫苗到貨事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藥師都傻眼!食藥署今(1)日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資,永信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永信”適汎黴素膠囊」竟被香港的醫療機構發現「一開瓶有綠白和橘色兩種膠囊」,明顯是被混入其他藥品,廠商緊急主動通報食藥署,共有一批號約2百萬顆藥品要回收,食藥署藥品...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0年沒修正,國內藥害救濟總算調高死亡及障礙救濟給付金額上限了!食藥署今(1)日正式修正「藥害救濟給付標準」,將因藥害導致死亡及障礙的給付上限從200萬元調高至300萬元,食藥署表示,新制即日上路,只要是從今天以後發生的藥害事故,通通適用新的給付上限。 食藥署是修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