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冠疫情一整年陰魂不散 負面效應來了!8成人「嚴重憂鬱」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已經一整年不散,最新負面效應恐讓人更傷「心」!董氏基金會今(14)日引用國外最新研究結果警告,在疫情期間,憂鬱、焦慮的指數持續上升,尤其年輕人的孤獨感和物質濫用都呈現增長,在美國就有8成受訪者出現「嚴重的憂鬱症狀」,國人得要有警覺。

這一份2020年10月發表於《精神藥物期刊》的研究,由邁阿密大學進行,調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後,焦慮、物質濫用和心理健康狀況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對象為千名18至35歲的美國人

研究結果顯示,有49%受訪者感到非常孤獨,疫情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及物質濫用整體增長,孤獨感增加65%、憂鬱及焦慮指數各上升64%、62%,而飲酒及藥物使用增加至少40%。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發現,孤獨與嚴重的心理健康有關聯,61%感到孤獨者呈現中度(45%)至嚴重(17%)的焦慮;比起一般受訪者在各面向的症狀結果上升也較為明顯,如憂鬱、焦慮指數上升78%及76%。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科醫師陳質采說,在疫情方興未艾且無法預期的時刻,所產生對未來不確定感,容易引發焦慮或憂鬱,但每個人程度會有所不同。

有些人因疫情改變了生活作息,或無法進行戶外活動、減少與朋友的聚會、休閒活動,而感到無所適從。少了人際的聊天互動,不習慣獨處的人更容易感到孤單。陳質采指出,研究也發現,當家人相處時間拉長,外出緩衝空間變少,有時衝突容易升高,因此防疫隔離居家的家庭活動如何安排也是重要課題。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在不能出門及有限的空間下,不妨挑戰一些以前不會嘗試的事情,與家人玩桌遊、撲克牌,甚至定點體操、雙人健身等,如有孩子較在行的,甚至可角色互換讓孩子成為老師來指導,當我們為家庭凝聚力、社區聯繫感做投資時,也就在提升整個社會因疫情孤立或瓦解的復原力。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下腹痠「尿尿就舒服」 她一小時跑6次廁所險害膀胱整個報銷!

楊志良再轟染疫醫有症狀還帶女友趴趴走 「比紐籍機師嚴重百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翻攝yinews,下同   50年沒得過感冒,60年體重沒有變過,心電圖跟教科書上的一樣! 王老自豪地說,“很多年輕人身體都沒有我好!這是有量化指標的。我50年沒得過感冒,60年體重沒有變過,心電圖跟教科書上的一樣,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

閱讀詳情 »

當孩子近視時,配戴眼鏡是唯一的矯正方法嗎?澄清眼科鄭銘錫醫師表示,矯正近視除了戴眼鏡外,配戴角膜塑型片也是方法之一,建議可視孩子的需求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法。  角膜塑型片和眼鏡一樣,都是非侵入性的視力矯正方法。角膜塑型片是一種經過特殊設計的硬式隱形眼鏡鏡片,具有高透氧的特性,其透氧度為一般隱形眼...

閱讀詳情 »

清明不僅要掃墓,也是24節氣之一,看看清明養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峰期,應留意個人衛生習慣。 2. 春季食慾好,勿暴飲暴食,影響脾胃健康。 3. 飲食宜多蔬果,可多吃溫胃祛濕的食材,如白菜、地瓜、芋頭等。 4. 春天清明時節肝氣正盛,養肝食材如菠菜、山藥等,可多食用。 ...

閱讀詳情 »

死亡可以毀滅一切,但是一些最基本的身體功能還可以跟死神打加時賽。有時候幾分鐘,有時是幾小時,甚至某些還可以加時幾天幾週。你怎麼都不會想到,一個人徹徹底底的死翹翹竟然要花上那麼長時間。 翻拍TOMENTS   指甲和頭髮還會生長(專門測量過的)這裡的生長是相對而言的,而不是真的生長了。在死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