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護眼吃「葉黃素」真這麼神奇? 5大錯誤觀念恐害你白吞藥丸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班盯著電腦,空閒滑手機、平板,現代人生活已然離不開3C產品,用眼過度下,不少低頭族都想靠吃保健食品來護眼?但吞了滿滿的膠囊錠劑後真有效果嗎?藥師就整理出國人吃「葉黃素」常見的5個錯誤觀念,幫助你釐清怎麼補助葉黃素才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林威廷表示,眼睛過度使用已是家常便飯,也造就「葉黃素」在保健食品的詢問度名列前茅,但它真的這麼神奇?對眼睛相關疾病都有幫助?一般人可能一知半解。

什麼是葉黃素?它是一種脂溶性類胡蘿蔔素,本身是一種抗氧化物,和玉米黃素都是眼睛內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成分,可抑制自由基,過濾藍光以減少對眼睛感光細胞的傷害,也可抑制與細胞發炎反應相關的傳遞鏈,減少活性氧化物質的生成,藉此調節免疫系統與發炎反應。

林威廷說,但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葉黃素,必須由飲食中攝取。而富含葉黃素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菠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豌豆、青椒、芥藍菜等)、
黃色蔬菜(櫛瓜、玉米、小黃瓜、南瓜、胡蘿蔔等)、水果(柳橙、奇異果、葡萄等)以及蛋黃。

林威廷指出,當無法從食物獲取足夠葉黃素時,市面上含葉黃素保健食品主要分兩種:游離型與酯化型,游離型分子量大約只有酯化型的2分之1,一般也認為吸收率較佳。酯化型雖具有較好的生物利用率與安定性,但須透過腸道酵素輔助,將其分解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且最好搭配油脂一起服用,若本身消化不好或腸胃不佳,較不建議食用此類型的葉黃素。

林威廷說,有研究認為,健康成人每日攝取6 mg葉黃素,有助減緩黃斑部退化的風險,衛福部食藥署則建議每日補充葉黃素不應超過30 mg。葉黃素多吃無益,若不小心攝取過多,還可能有皮膚變黃的問題;另外,建議不要與β胡蘿蔔素補充品一起使用,因為產生競爭吸收,使得葉黃素吸收率下降。

葉黃素常見的5大錯誤觀念:

1.葉黃素對眼部任何疾患皆有幫助?
解答:補充葉黃素在一般健康人眼睛保健方面,可增強黃斑部功能,使視力增進,視覺敏感度增強,長期補充葉黃素,可降低老年性黃斑罹患率。但對於其他黃斑部疾病,如高度近視性、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尚未有明確定論。

2.葉黃素吃了馬上有效果?
解答:葉黃素具有累積性,口服約2周後,血液中濃度明顯上升,但黃斑部中的濃度卻未顯著增加,必須至少連續補充2至4個月後,黃斑部葉黃素的濃度才會有意義的增加。簡單來說,葉黃素的保健效益不是立即性,必須連續服用2至4個月,才能顯著提升視網膜黃斑部中的葉黃素濃度,達到抵禦藍光效果。

3.葉黃素的含量越高越有效?
解答:長期且持續服用才是最重要關鍵,短時間內服用高含量葉黃素,只是讓血中濃度快速上升,但若想讓黃斑部內的葉黃素濃度達到保護效果,天天服用比久久吃一顆有效。

4.除了葉黃素外,其他成份越多越好?
解答:不一定。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所需營養素也不一樣,只要仔細評估個人缺乏的保健成份含量是否足夠即可,以免徒勞無功。

5.大家都稱讚的產品最好?
解答:評價高、口耳相傳的保健食品,不一定最適合自己。選購產品時須將自身狀況、有無服用其他藥品及保健食品等因素一起考量,其他人的使用情形僅供參考,如此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下腹痠「尿尿就舒服」 她一小時跑6次廁所險害膀胱整個報銷!

新冠疫情一整年陰魂不散 負面效應來了!8成人「嚴重憂鬱」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出油、缺水是男性普遍的肌膚問題。根據研究,這是因為男性皮脂腺旺盛,出油量高達女性的兩倍,同時肌膚含水量卻只有女性的一半,若觀念還停留在保養是女人的專利,小心就連口罩也壓不住冒痘、老化等兩大肌膚NG問題!高雄MyHair生髮植鬍診所看準男性保養需求攀升的趨勢,開設「男士形象館」,讓深受肌膚問題所苦、又...

閱讀詳情 »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家庭主婦、廚師、木工、園藝工作者、貨運人員、電競選手與電腦工作者,因長期重複動作及不當受力,高居網球肘常見族群。手肘和上臂使用過度,造成手肘疼痛,症狀嚴重者,甚至會疼痛到無法入睡。 像上班族長期使用滑鼠及鍵盤的姿勢不良,造成的肱骨外上髁炎,也就是網球肘,台北醫院復健科呂學智醫...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中央配發台北市BNT疫苗延遲,導致共計19間國中接種時間延至10/9後,不僅學生風險增加,還遇上段考周。 原定10/5接種學校為台北市立民生國民中學、台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台北市立中正國民中學、私立稻江高商、台北市立萬芳高中、恩慈美國學校、台北市立東湖國民中學、台北歐洲學校、台...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英國牛津大學於9/27發表研究指出,新冠疫情(COVID-19 )縮短了去年2020年預期壽命,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降幅。這項研究分析29個國家,其中有22個國家的預期壽命比2019年下降了6個月以上,其中又以美國男性的預期壽命下降幅度最大,他們的預期壽命下降了2.2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