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疫情爆發武漢無預警封城 醫護人員深陷重症危機

新冠疫情爆發武漢無預警封城 醫護人員深陷重症危機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感染人數即將突破400萬人,不少國家實施封城鎖國。經台北醫學大學與國家衛生研究院聯手研究發現,武漢未預警、無配套的封城與監禁極端措施,讓當地醫護人員身陷感染以及重症、死亡風險。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全衛學程高志文博士、義大利籍助理教授Dr. Mattia Sanna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溫啟邦,分析1,688名中國感染醫護人員症狀的開始時間與區域空間分布。


這項研究資料來源為中國疾病管制署發出的「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暴發的流行病學特徵」,研究團隊分析3地區(武漢市、湖北省、中國其他地區)及其3個時間段(1月11日至20日、1月21日至31日、2月1日至11日),進而比較染疫醫護重症百分比,及中國境內20至59歲受感染者中,醫護人員的個案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s, CFR)。


從地理分布來看,重症患者比例由疫情爆發處武漢,顯著向外遞減,武漢市醫護新冠肺炎重症率最高(17.3%),其次湖北省(10.2%)和中國境內(6.6%)。此外,2月1日之後,武漢市外149名染疫醫護只有4%的人重症,且無死亡發生。


溫啟邦表示,即使新冠病毒突變,但感染者臨床症狀仍未在短時間內出現明顯差別,相較於其他省份,武漢市個案病死率較高,不過,中國政府緊急從各地調派4萬2,600位醫療人員到武漢協助,而這些支援醫護人員均未感染。


研究發現,疫情爆發初期的封城監禁,造成武漢市染疫醫護人數升高,且重症率機率較高,這與封城及疫情早期醫院隔離的發燒檢疫措施失當有關。截至4月底,中國總計3,055名醫療工作者受新冠肺炎感染,48位醫療工作者死亡,絕大多數皆來自於湖北省武漢市。


高志文博士指出,藉由這份研究可以得知,疫情的嚴重程度會從爆發中心逐漸向外減少,可減少採取過度、昂貴的極端防疫措施,避免醫療體系失能。此外,相對於其他患者,這1,688名中國醫護感染者致死率較低,原因可能是有受到較好的醫療照護,所以預後顯著改善。


更多NOW健康報導
身陷火場如何逃出「生」路? 打火哥教你火災求生術
【死亡累計7例】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節氣交替溼疹易復發 排除體內溼氣中醫這樣調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衛福部去年5月公告,規定八大類公共場所應在一年內完成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才能在民眾發生突發性心跳停止時,緊急搶救瀕死邊緣的患者。不過,食藥署提醒,AED屬於第三等級高風險醫療器材,民眾平時除應熟悉產品的正確操作方式外,更不能忽略定期檢查機器和妥善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資深藝人趙舜因演藝忙碌工作,20年前身體開始出狀況,先後被診斷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還曾中風3次,他卻忽略這些警訊,仍抽菸、喝酒、飲食不忌口。3年前,他被醫師告知腎臟開始萎縮,才驚覺事態嚴重,不到1年時間走上洗腎之路。他呼籲三高患者,千萬要控制病情,並聽從醫囑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誰說醫師就一定會健康?!自小不愛吃蔬菜的張醫師,即使當上醫師還是喜歡吃麵包或小吃攤,也愛喝咖啡、飲料、紅酒,加上沒有吃正餐的習慣,長期下來許多水溶性維生素都攝取不足、礦物質不足、必需脂肪酸不足,有時甚至連蛋白質也不足,造成腹部突出、掉髮、沒有精神。雖然不抽煙,還是在4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阿斯匹靈發明時,原本是用於治療疼痛及發燒的藥物,可以達到鎮痛、解熱的功效;1970年代,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首度發現,急性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使用阿斯匹靈,可以挽回性命!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指出,在美國進行中風與血小板之間的關連性研究發現,有中風症狀的年輕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