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確診解隔回家再送醫死亡 康復者血漿未納治療指引

新冠確診解隔回家再送醫死亡 康復者血漿未納治療指引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增新冠死亡病例跟著疫情趨緩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今(22)日增加6名新冠死亡,死亡日分別在6月17日至6月21日;降低輕症發展成重症機會,是否使用痊癒者血漿協助治療,指揮中心暫不考慮。

▸死亡病患詳細資訊:最新!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簿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6名死亡個案分別為3男3女,案11543是60歲女性,具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肺癌病史,6月6日因發燒採檢隔天陽性,確診後滿10天返家,17日意識不清入院採檢陰性,發現心包填塞隔日死亡。


羅一鈞持續說明,案13441是1名5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史,在6月5日有發燒與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曾經2度到診所就醫,醫師檢疫採檢但未按照指示,當3家人檢出陽性,匡列接觸15日住院採檢,當日死亡21日確診。


羅一鈞也說,死亡個案隨著疫情與重症個案數減少降低,評估人數將會越來越少,保持住全台醫療量能;另外,解隔離康復人數增加,是否利用痊癒民眾血漿協助治療,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強調,不會用採用這種方式。


張上淳解釋,新興傳染病出現時,如果沒有找出良好治療方式,康復者血漿會是治療選項,當年SARS有用血漿治療,但此次新冠肺炎已經有相關報告,多數看起來治療效果不是特別好,專家小組也討論過,目前採用當株抗體藥物。


張上淳持續說明,使用康復者血漿治療,就是利用抗體對抗病毒,效用與單珠抗體治療原理相當,我們目前已經採購完備當株抗體數量,使用時機在輕中度發展至重度前,已在重度效用就效用不大,因此何時治療恰當非常重要。


羅一鈞補充,4月20日後共有13,004例,依WHO嚴重度分類,2,374人(18.3%)為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年齡高於60歲4,516位個案中,計1,593例(35.3%)為重症。


指揮中心統計2020年起累計57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56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91例、台北市223例、基隆市18例、桃園市15例、彰化縣9例、台中市4例、宜蘭縣及新竹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高雄市及花蓮市各1例;另7例為境外移入。


更多NOW健康報導
▸定期肝癌檢查仍罹患晚期肝癌 醫呼籲雙管齊下才正確!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http://www.99yuedu.com/)濕邪之症 不可小視 正值三伏期間,現在去醫院門診轉一轉,你會發現很多人的病都跟「濕氣」有關。為什麼? 濕邪,可以說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敵人之一,10個人裡有八九個人有濕邪潛伏。 這是因為現代人運動量越來越小,體內陰盛陽虛從而濕邪內郁。加之人...

閱讀詳情 »

寫下這個題目,是因為是不少女生變少婦要關注的問題,現在集中解答下。 (圖片翻攝自龔曉明醫生 ) 剖腹產在過去是為解決難產的問題而出現的一個醫療措施,在過去還沒有剖腹產的時候,人類分娩大概只有陰道分娩這一條路,之後有出現陰道助產,就是採用胎兒吸引器或者產鉗輔助孩子出來,再後來剖腹產的方法的出現,大概是...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中國西藏網 ) 這個部位長肉竟是癌變的徵兆(華蓋/供圖) 全球每2分鐘發現一個乳腺癌,在乳腺癌患者中,每一分鐘死於乳腺癌,現在已經提升到了每26秒死於一個乳腺癌。 當你發現乳頭乳暈越來越黑的時候,當你發現乳頭內陷的時候,當你發現胸部經常脹痛的時候, 去到醫院醫生也說正常,因為醫生自己也...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toutiao) (圖片翻攝自toutiao) 1999年2月的一天,美國的緬因洲,一個名叫夏蘿的小生命降臨到了這個世界。夏蘿的下半身跟常人有所不同,她的雙腿黏合到了一起,這是一種先天性下肢畸形疾病,因為外觀看上去很像美人魚的尾巴,所以又被人們稱為「美人魚綜合症」。 (圖片翻攝自tou...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