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2次醫院群聚專家指出關鍵 環境汙染比飛沫威脅大

新冠2次醫院群聚專家指出關鍵 環境汙染比飛沫威脅大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1月12日發生院內感染,截至昨(19)日已經有9人確診,當中包含2名醫療人員家屬,病毒擴散至社區可能只有一步之遙。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環境汙染傷害威脅恐怕比飛沫更高,大家都能把口罩戴好,幾乎就能封鎖飛沫,但病毒能在物體表面活好幾天,環境汙染就是隱憂。


邱政洵說明,當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就有發展院內擴散風險,假使病人有多重疾病,身體內病毒量很高,就會不斷傳散病毒出去,目前已經了解到,新冠患者在初期沒有症狀時,就會擴散病毒;邱政洵強調,相對林口長庚面對的新冠院內群聚,部立桃園醫院面對狀況更加嚴峻,關鍵就在病毒不同。


邱政洵解釋,目前不能先說部立桃園醫院有疏漏,新冠病毒多變,去年3至4月長庚院內感染事件中,流傳病毒就與此次不同,自己醫院同仁觀察,比長庚醫院傳播更快;邱政洵同時說明,採檢時間點與頻率,很難拿捏精準,考慮到潛伏期,最保險應要2次採檢,指揮中心在院感確認前原本就要第2次採。


邱政洵強調,相對飛沫傳染,冠狀病毒在環境汙染威脅更大,雖然醫護人員工作時都戴著口罩,但不免短暫拿下來或雙手接觸到病毒,再處碰到其他地方,由於病毒能夠在物體表面上存活好幾天,如果沒有擋住就容易發生傳染,因此醫院內不斷呼籲每個站點都要洗手,行動路線上都應多設洗手站。


邱政洵呼籲,不論一般民眾或醫院工作人員,都必須持續維持勤洗手與戴口罩,先阻擋飛沫傳染機會,不論到什麼環境,最好都要先洗手,離開時也要把手洗乾淨,尤其是醫護人員,進出病房都要用酒精洗手,使用護理站電腦等設施前後也要洗手,醫院一定要多設洗手點,消除或減少手上病毒量。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台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 惡性腫瘤連續48年在首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友過年吃什麼?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姚茶瓊,提供一道料理「喜氣洋洋豆腐煲」,富含高蛋白質的豆腐,搭配多種菇類,不但低油好消化,更具營養價值無負擔,特別適合腸胃道不好者食用,如罹患胃癌、大腸癌的患者。一人份的「喜氣洋洋豆腐煲」,材料有板豆腐300公克、薑片15公克、木耳1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隨著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全球產業競爭更趨激烈,為協助內需型、競爭力較弱、易受貿易自由化影響的加強輔導型產業拓展內銷市場,經濟部工業局於2010年開始推動「臺灣製MIT微笑產品驗證制度」,在確認產品符合驗證基準後,授予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成功打造「安全健康、值得信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天冷不少民眾熱愛泡湯,但女性朋友可要特別注意私密處的感染問題!一名53歲婦人在泡完溫泉後,陰部出現發癢、分泌物變多的情況,而且反覆感染,使用塞劑治療仍無法痊癒,直到醫師建議搭配優碘坐浴殺菌,陰部發炎的狀況才有所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醫師表示,陰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