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2次醫院群聚專家指出關鍵 環境汙染比飛沫威脅大

新冠2次醫院群聚專家指出關鍵 環境汙染比飛沫威脅大新冠2次醫院群聚專家指出關鍵 環境汙染比飛沫威脅大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1月12日發生院內感染,截至昨(19)日已經有9人確診,當中包含2名醫療人員家屬,病毒擴散至社區可能只有一步之遙。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環境汙染傷害威脅恐怕比飛沫更高,大家都能把口罩戴好,幾乎就能封鎖飛沫,但病毒能在物體表面活好幾天,環境汙染就是隱憂。


邱政洵說明,當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就有發展院內擴散風險,假使病人有多重疾病,身體內病毒量很高,就會不斷傳散病毒出去,目前已經了解到,新冠患者在初期沒有症狀時,就會擴散病毒;邱政洵強調,相對林口長庚面對的新冠院內群聚,部立桃園醫院面對狀況更加嚴峻,關鍵就在病毒不同。


邱政洵解釋,目前不能先說部立桃園醫院有疏漏,新冠病毒多變,去年3至4月長庚院內感染事件中,流傳病毒就與此次不同,自己醫院同仁觀察,比長庚醫院傳播更快;邱政洵同時說明,採檢時間點與頻率,很難拿捏精準,考慮到潛伏期,最保險應要2次採檢,指揮中心在院感確認前原本就要第2次採。


邱政洵強調,相對飛沫傳染,冠狀病毒在環境汙染威脅更大,雖然醫護人員工作時都戴著口罩,但不免短暫拿下來或雙手接觸到病毒,再處碰到其他地方,由於病毒能夠在物體表面上存活好幾天,如果沒有擋住就容易發生傳染,因此醫院內不斷呼籲每個站點都要洗手,行動路線上都應多設洗手站。


邱政洵呼籲,不論一般民眾或醫院工作人員,都必須持續維持勤洗手與戴口罩,先阻擋飛沫傳染機會,不論到什麼環境,最好都要先洗手,離開時也要把手洗乾淨,尤其是醫護人員,進出病房都要用酒精洗手,使用護理站電腦等設施前後也要洗手,醫院一定要多設洗手點,消除或減少手上病毒量。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台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 惡性腫瘤連續48年在首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最近冷空氣報到,低溫下探15度,還有短暫陣雨,在這濕濕冷冷的冬天,吃火鍋最溫暖、也最幸福了。營養師指出,吃火鍋除了吃肉、也要吃菜,營養才均衡;但許多人習慣將大白菜、高麗菜鋪底,就一直在火鍋中滾,容易讓具有抗癌功效的蘿蔔硫素,全部都流失。大白菜、高麗菜 抗癌蔬菜內湖國泰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3歲陳太太,發現患有C肝時便開始積極治療,但老天卻給了很大的考驗,忍著身體痠痛、噁心嘔吐、掉頭髮等副作用,接受了2次的干擾素治療,最後卻都以失敗收尾,為此相當失望。直到今年初C肝口服新藥納入健保,經醫師說明臨床治療的成功率高,且副作用低;陳太太再度燃起希望,果真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年來國人出國興起,但好不容易飛到了遙遠的國度,一到達目的地便出現精神不濟、失眠、食慾不振、腸胃不適等時差問題,大大影響旅遊興致。醫師提出一些方法,讓民眾從旅遊前開始著手,漸進式改善生理時鐘,對抗時差問題。跨越多時區 出現時差反應更明顯南投醫院家醫科主任莊家銘表示,時差就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據統計,國內上個流感季流感併發重症共923例個案中,其中具肝臟疾病者佔6成,更有7例不幸死亡。醫師提醒,流感季節來臨,肝病患者要快打疫苗保平安!肝病患免疫力差  染流感嚴重者恐致死好心肝基金會醫療事業發展執行長李懋華醫師表示,台灣患有肝病者高達250至300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