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2次醫院群聚專家指出關鍵 環境汙染比飛沫威脅大

新冠2次醫院群聚專家指出關鍵 環境汙染比飛沫威脅大新冠2次醫院群聚專家指出關鍵 環境汙染比飛沫威脅大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1月12日發生院內感染,截至昨(19)日已經有9人確診,當中包含2名醫療人員家屬,病毒擴散至社區可能只有一步之遙。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環境汙染傷害威脅恐怕比飛沫更高,大家都能把口罩戴好,幾乎就能封鎖飛沫,但病毒能在物體表面活好幾天,環境汙染就是隱憂。


邱政洵說明,當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就有發展院內擴散風險,假使病人有多重疾病,身體內病毒量很高,就會不斷傳散病毒出去,目前已經了解到,新冠患者在初期沒有症狀時,就會擴散病毒;邱政洵強調,相對林口長庚面對的新冠院內群聚,部立桃園醫院面對狀況更加嚴峻,關鍵就在病毒不同。


邱政洵解釋,目前不能先說部立桃園醫院有疏漏,新冠病毒多變,去年3至4月長庚院內感染事件中,流傳病毒就與此次不同,自己醫院同仁觀察,比長庚醫院傳播更快;邱政洵同時說明,採檢時間點與頻率,很難拿捏精準,考慮到潛伏期,最保險應要2次採檢,指揮中心在院感確認前原本就要第2次採。


邱政洵強調,相對飛沫傳染,冠狀病毒在環境汙染威脅更大,雖然醫護人員工作時都戴著口罩,但不免短暫拿下來或雙手接觸到病毒,再處碰到其他地方,由於病毒能夠在物體表面上存活好幾天,如果沒有擋住就容易發生傳染,因此醫院內不斷呼籲每個站點都要洗手,行動路線上都應多設洗手站。


邱政洵呼籲,不論一般民眾或醫院工作人員,都必須持續維持勤洗手與戴口罩,先阻擋飛沫傳染機會,不論到什麼環境,最好都要先洗手,離開時也要把手洗乾淨,尤其是醫護人員,進出病房都要用酒精洗手,使用護理站電腦等設施前後也要洗手,醫院一定要多設洗手點,消除或減少手上病毒量。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台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 惡性腫瘤連續48年在首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獨立微電子研發機構愛美科(imec),透過半導體技術研發生物晶片,開發醫療等級穿戴式裝置,可以準確紀錄各項生理指數,並透過雲端資料庫分析,預測個人可能發生的疾病及時間,防患於未然,跳脫時下流行的穿戴式裝置只能測心跳、計算消耗卡路里、偵測睡眠品質的範疇。 imec是全球...

閱讀詳情 »

via 玉米富含維生素C等,有長壽、美容、明目、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等作用。玉米的營養價值很高,我們一起來看看玉米具有哪些營養價值。 玉米的營養價值: 1、可預防心髒病和癌症 在這項持續1年的研究中,專家們對玉米、稻米、小麥等多種主食,進行了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項指標對比。結果發現,玉米中的維生素...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 有些水果蔬菜是可以連帶表皮一起食用的,但有些則是千萬不能吃的,誤食的話有可能會喪命喲! 馬鈴薯皮 馬鈴薯裡含有配糖生物鹼,這種有毒物質幾乎全部集中在馬鈴薯皮裡,尤其是已發綠和長芽的部分。有些人喜歡用帶皮馬鈴薯燒牛肉,煮熟的馬鈴薯皮仍然存留著配糖生物鹼。如果大量食用,可引發嘔吐、頭...

閱讀詳情 »

  via 下同 指甲是一張我們非常熟悉的健康晴雨表,其實不僅僅是指甲可以反應身體的健康狀況,我們還可以從手指的其他部位或是現象來觀察身體的異常。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指尖出現這物說明內體毒素過多,急需排毒。我們都知道如果毒素聚集在體內過多,且長時間不能及時排除體外,將會直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