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什麼大家都忽略玉米了呢?常吃玉米竟有這些好處!根本沒幾個人知道,不懂得吃就太可惜了啦!

為什麼大家都忽略玉米了呢?常吃玉米竟有這些好處!根本沒幾個人知道,不懂得吃就太可惜了啦!

via

玉米富含維生素C等,有長壽、美容、明目、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等作用。玉米的營養價值很高,我們一起來看看玉米具有哪些營養價值。

玉米的營養價值:

1、可預防心髒病和癌症

在這項持續1年的研究中,專家們對玉米、稻米、小麥等多種主食,進行了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項指標對比。結果發現,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同時,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也讓專家們感到驚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外,玉米中還含有核黃素、 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預防心髒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處。

研究還顯示,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此外,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為在貯存過程中,玉米的營養物質含量會快速下降。

2、抗衰老

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鈣,幾乎與乳製品中所含的鈣差不多。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如果每天攝入1克鈣,6週後血壓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蘿蔔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研究人員指出,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

 

3、保護眼睛

根據1994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許多研究中心一起做的研究顯示,攝取較高量的黃體素和玉米黃質,能降低43%罹患老年黃斑性病變的機率。玉米含有黃體素、玉米黃質,尤其後者含量較豐,因此玉米可說是抗眼睛老化的極佳補充食物。

4、可降低人體膽固醇

美國科研人員在研究中還發現,經常食用玉米皮和玉米油對降低人體膽固醇十分有益。他們曾選擇平均年齡為55歲的70位老人,其中50男20女,這些人的膽固醇含量都比較高,而且住院治療時間都在2年以上而效果不理想。這些人在接受試驗時,研究人員把玉米經過精磨細研,並佐以蒜粉、黑胡椒、芹菜等作料,用西紅柿或湯調和成食物,試驗前一個半月每人每天吃20克,後一個半月每人每天吃40克,三個月後再經檢查,發現70個人血液中的甘油三脂都有所下降,有60個人的膽固醇降低了。

 

5、輔助治療多種疾病

祖國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有開胃、健脾、除濕、利尿等作用,主治腹瀉、消化不良、水腫等。玉米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維生素E還可促進人體細胞分裂,延緩衰老。玉米中還含有一種長壽因子——穀胱甘肽,它在硒的參與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復青春、延緩衰老的功能。而豐富的鈣、磷、鎂、鐵、硒等,及維生素A、B1、B2、B6、E和胡蘿蔔素等,對膽囊炎、膽結石、黃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玉米兩種吃法降血壓

1、玉米須茶:玉米須50克(或鮮玉米須100克),洗淨,入鍋,加水500毫升,用小火,煎成250毫升,代茶飲用即可。該方具有清熱利水、輔助降血壓的功效,適用於高血壓患者,對並發水腫、小便不暢的患者尤為適宜。

2、玉米須蜂蜜粥:玉米須50克(或鮮玉米須100克),粳米100克,蜂蜜30克,將玉米須洗淨,切碎,剁成細末,放入碗中備用。將粳米淘淨,放入沙鍋,加適量水,煨煮成稠粥,粥將成時調入玉米須細末,小火繼續煨煮沸,離火稍涼後拌入蜂蜜即成。該方適用於肝火上炎、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但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異常者忌用。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換上比基尼、海灘褲 腹肌、馬甲線ready嗎?炎炎夏日,若去沙灘戲水,換上比基尼、沙灘褲,又有壯碩六塊肌、性感馬甲線,絕對成為全場焦點。不過腹部肌肉需要長期鍛鍊,配合嚴格的飲食控制,炸物、甜食都掰掰,人生好難。所幸,台灣2020年夏天引進「肌動減脂」療程,輕鬆擁有腹肌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檢驗科引進全新「實驗室全自動化智能化設備」,致力於提供病人「新」設備、「心」服務、「馨」體驗,讓檢驗服務從瑣碎的傳統手工作業,提升到全自動化流程整合,把重複的事情留給機器去完成,讓醫檢師有更多的專注力可投入與病人的互動,提供更專業且有溫度的服務。彰化秀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產後盡早下床這麼重要!台灣婦產科學會7日舉辦「婦產殺手:肺部靜脈栓塞」活動,希望藉由推動「安產御守」小卡,鼓勵所有孕產婦產後盡早下床,避免長時間的臥床,造成靜脈栓塞、肺部栓塞的形成造成缺氧死亡。台灣婦產科學會理事長黃閔照呼籲,剖腹產臥床時間長,盡早下床為佳,自然產孕婦6...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台灣的夏天相當潮溼悶熱,特別適合細菌繁殖,若女性朋友愛穿緊身褲,又少喝水、常憋尿,私密處只要稍微清潔不當,就很容易孳生病菌,常有搔癢和灼熱感等狀況發生。 另外,還有1種情況,也容易造成私密處反覆感染,甚至會感到疼痛相當不舒服。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門診中就有1名23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