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悶以為自己卡到陰 檢查才發現血管已嚴重堵塞

胸悶以為自己卡到陰 檢查才發現血管已嚴重堵塞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63歲李太太近日與兒子、媳婦感覺胸口悶痛,偶爾出現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當時適逢農曆7月,以為是自己在這段時間無意間招惹鬼神導致,甚至還被鬼壓床。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差點鬼門關前走一遭


日前在兒媳的陪同下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檢查發現,心臟管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已出現明顯鈣化以及有粥狀斑塊阻塞的現象,其阻塞程度將近90%,後續立即到醫院經專科醫師安排進行安裝支架手術。這次的經驗也讓李太太驚呼,好險有聽媳婦的建議,趕快安排做檢查,真的是差一步就要到鬼門關前了。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醫師表示,李太太本身有體重過重及慢性病糖尿病問題,這些都是會造成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成因,主要是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因長時間膽固醇及糖尿病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時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


有3高問題 更需積極定期檢查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3高問題的民眾,若長期控制不佳,未改善生活型態,就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若有糖尿病問題罹患冠心症的機率是一般人至少2倍以上的風險,男性會增加2至3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則增加3至5倍;且糖尿病患較不容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感覺,較不容易發覺自己是否罹病,積極預防和定期安排檢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相當重要。


一般大多人認為只有膽固醇過高問題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的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這些人更需注意。


入秋後應提高警覺 避免病發


蔡聰聰醫師提醒近期正值入秋之際,日夜溫差略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建議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今年凍漲別高興太早! 明年調漲幅度恐刷新紀錄
▸嬰兒補充水分有學問 長輩說餵葡萄糖水真的可以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面對新冠肺炎威脅,雖然台灣民眾心中有些許憂慮,但靠著醫護人員、民眾、防疫人員相互努力下,台灣防疫好成績讓大家都保護住了自己的健康。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收到1位小朋友充滿感謝的卡片,與想幫助台灣的偉大心意,陳時中感性說,台灣人就是這麼可愛,一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小朋友寄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卡片,除了寫上滿滿感謝外,也表達出自己想要疫情趕快結束,能夠開心出去玩的期盼。今(13)日本土病例連續30日沒有新確診,交通部部長林佳龍表示,防疫旅行團已在準備中,最快5月底6月初就會有第一波採線團,同時高鐵與台鐵長途列車,也可能開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2019年兒童少年保護通報案件高達73,973件,創下歷史新高。為提升社會對兒虐議題的重視度,家扶基金會與善心企業合作,將台灣兒虐案例視覺化,打造一座「受虐兒的總和小芙」雕像。邀請黃子佼、孟耿如擔任雕像藝術監製,夫婦倆也接受社群挑戰,將受虐兒傷口照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