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身體疼痛難眠刺激療法獲得解決 男子終於一覺到天亮

身體疼痛難眠刺激療法獲得解決 男子終於一覺到天亮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37歲的賴先生10多年來飽受脊髓空洞症所苦,4年內歷經了3次手術,雖然改善了左手無力症狀,卻經常痛到無法成眠,導致精神狀況不佳,接受多種治療均不見效,所幸透過「脊髓電刺激療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治療後,疼痛指數從10分下降至3分,睡眠品質也大幅提升,令他開心地說:「現在終於能一覺到天亮了!」


賴先生自述,10多年前發現自己罹患了脊髓空洞症,接受過多次手術來改善雙手僵硬及攣縮的情況,但左手掌至手肘部份的疼痛狀況依舊沒有改善,不僅每天睡不到6小時,睡眠期間也經常被左手痛醒,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嘗試各種止痛藥都無法止痛,「幾乎用到最大藥量」,令他苦不堪言。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表示,針對肢體的疼痛、手術後殘留的疼痛、不明原因發生的疼痛、如火燒般的疼痛,皆稱之為「難治性慢性疼痛」,常見於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外傷導致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神經根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等,一般會先透過口服止痛藥、肌肉注射止痛劑或病患自控式止痛(PAC)等方式改善,若是上述方式改善效果有限,會評估以脊髓刺激療法治療。


林志隆指出,脊髓刺激療法是在患者頸椎或胸椎放入1條細小的電極導線,並連接埋於鎖骨下方的神經刺激器,經由神經刺激器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波,抑制從患部傳送到腦部的疼痛訊息,以降低疼痛感,患者平時可透過體外遙控器調節電源開關和刺激強度,裝置後通常能減少5至7成的疼痛,並減少藥物的服用量,降低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也能使睡眠時間增加,提升生活品質。


因電流直接抑制疼痛部位,對身體其他部位不會有不良影響,也不會傷害神經組織或發生觸電情形,電池的壽命約5到8年左右,會因設定或使用方式不同而有差別,當電池沒電時,需再次做手術更換電池;此裝置可能與電磁能產生反應,應避免與防盜裝置接觸,若因出國經過機場的安檢裝置時,務必向相關人員出示證明,以避免神經刺激器受到干擾。林志隆提醒,脊髓刺激療法在疼痛治療中,費用較為高昂,建議治療前應經過審慎評估,並與醫師充分討論,以達到最佳療效。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今年凍漲別高興太早! 明年調漲幅度恐刷新紀錄
▸嬰兒補充水分有學問 長輩說餵葡萄糖水真的可以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愛滋病患增加相當快速!依據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今年1至7月共增加1360名愛滋感染者,相較於去年同期約增加8%,平均每天有6人被診斷感染愛滋,其中,8成2的感染者集中在大都會區,以新北市最多,其次為台北市,高雄市第3。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截至今年7月,本國籍愛滋感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27歲妙齡女子,2年前與當時男友分手後,決定透過微整改變心情,於是到醫美診所施打玻尿酸,將原本的薄唇變成豐唇,結果桃花朵朵開,還意外認識家世不錯的現任男友,不僅男友對她的豐唇愛不釋「口」,對方長輩也認為面相佳有福相,目前感情穩定,已有結婚計畫。開業診所院長戴文瑛表示,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36歲廖女士,懷孕13週時發現罹患卵巢癌,經達文西微創手術後,在18至30週進行5次化療,37週後順利剖腹產下一名2888公克的男嬰。醫師表示,母親在懷孕過程中罹患卵巢癌,經化療後治癒未復發,且寶寶完全沒有受到化療影響,至今全球醫學文獻僅一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肥胖也會造成睡眠出問題!一名62歲郭姓男子,體重高達125公斤,且出現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必須戴正壓呼吸器,還經常胸悶和心臟不舒服;到雙和醫院進行減重手術一個月後,體重降到98公斤,腰圍也從52吋降到46吋,現在睡覺不必戴呼吸器,胸悶也改善了。肥胖對健康危害甚鉅!其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