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增16例本土個案2例感染源不明 死亡連2日+0共787例

新增16例本土個案2例感染源不明 死亡連2日+0共787例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增加18例新冠個案,分別為16例本土與2例境外移入,沒有死亡個案通報,本土個案新北市7例最多,2例感染源不明,指揮官陳時中認為,相信感染人數會慢慢降低。


新增16例本土個案2例感染源不明 死亡連2日+0共787例

▲7月29日新冠新確診資料。(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16例本土病例,當中14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性別為13例男性與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7月25日至7月28日。


陳時中接著說,個案分布以新北市7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例、高雄市2例、桃園市及嘉義市各1例;其中14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針對2例境外移入陳時中說明,案15738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7月27日自美國返台,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機場採檢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今日確診,在台期間無症狀,匡列同班機前後兩排旅客共15人居家隔離。


陳時中接著說,案15745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柬埔寨,7月9日出現發燒及呼吸困難症狀,當日就醫檢查發現有肺炎情形,7月19日於柬埔寨當地住院治療, 7月28日搭乘國際緊急醫療專機回台,入境後即收治住院隔離及採檢今日確診;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新增16例本土個案2例感染源不明 死亡連2日+0共787例

▲7月29日新冠本土疫情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998,284例新冠肺炎通報,其中15,637例確診,分別為1,262例境外移入,14,32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78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79例本土,8例為境外移入。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眩暈症為什麼會發生? 網友常見5大眩暈問題1次解答
▸深部腦電極刺激憂併發症 非侵入式可望逆轉帕金森氏症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醫界早發現,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風險,傳統多以抗凝血藥「華法林」(Warfarin)降低中風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王俊傑醫師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發佈記者會中表示,根據數據統計,台灣心房顫動患者使用傳統藥物後,不只容易出現出血性中風,一旦有出血性中風,死亡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想要身材苗條,不少人對飲食斤斤計較,尤其不敢吃澱粉食物,但減重不能吃澱粉真的正確嗎?營養師表示,選對澱粉食物能夠維持飽足感,不會暴飲暴食,還可幫助脂肪分解,例如糙米、地瓜都不錯。 澱粉提供身體能量 營養師張皓閔指出,醣類是人體3大必需營養素之一,澱粉則是主要的醣類來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日前已正名為「肺阻塞」及台語版「肺塞病」)高居全球死因第三位,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在台灣,40歲以上成年人盛行率則是6%至10%,一年也超過5千人因此病而死亡;醫師提醒,秋冬是COPD好發季節,尤其是感冒病毒容易在冬天入侵,一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事實上,最大的壓力,不是來自醫療照顧,而是來自外界的眼光…。」棋棋媽媽在懷孕20週時,發現棋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雖然承受長輩的壓力,棋棋媽媽與她的先生還是決定不放棄,生下棋棋後,棋棋馬上接受手術治療,目前棋棋已經三歲,是個活蹦亂跳的孩子。 先天性心臟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