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傳統心房顫動抗凝血藥 其實不適合亞洲人

傳統心房顫動抗凝血藥 其實不適合亞洲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醫界早發現,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風險,傳統多以抗凝血藥「華法林」(Warfarin)降低中風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王俊傑醫師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發佈記者會中表示,根據數據統計,台灣心房顫動患者使用傳統藥物後,不只容易出現出血性中風,一旦有出血性中風,死亡機率更高達46%,代表每兩名患者,就約有一人死亡。

亞洲人使用傳統抗凝血藥 總死亡率只下降26%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歷經三年多努力,結合15家醫院、27名專家、教授,終於發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王俊傑醫師指出,根據歐美研究報告,歐美白種人使用華法林藥物後,總死亡率下降64%;可是亞洲人(包括台灣人)用藥後,總死亡率只比安慰劑下降26%。

此外,使用華法林必須定期抽血檢測凝血功能,劑量過重會造成顱內出血,劑量過低則無法預防中風,而亞洲人、台灣人的用藥安全範圍更狹窄。

許多食物、藥物 都會影響華法林效果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副理事長、台北榮總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教授指出,許多食物、藥物都會影響華法林效果,華法林又稱維生素K拮抗劑,只要任何含維生素K的食物,都會造成影響,從綠色蔬菜、咖哩、辣椒、芒果、柚子,到一些常見中藥材,都可能干擾療效,門診曾遇到吃素患者抱怨沒東西可吃,由於飲食、用藥禁忌甚多,常造成患者很大困擾。

相較之下,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NOACs)較適合亞洲人。江晨恩醫師分析,研究數據顯示,非亞洲人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與使用華法林藥物相比,中風、全身性栓塞風險只下降15%,而亞洲人下降幅度達35%。

新型口服抗凝血藥 較適合亞洲人
此外,研究報告也發現,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可以比華法林多降20%的死亡率。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在亞洲人可以比華法林更減少43%的大出血,減少68%的腦出血。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其他優點還包括不需監測、固定劑量,而且有些逆轉劑(即俗稱的解毒劑)已經上市。

因此在2016年版的指南中明確指出,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應全面取代華法林,成為心房顫動患者預防腦中風第一線用藥。但醫師也提醒,如果病患合併有中重度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或曾接受機械性瓣膜手術,或有第4或第5期腎病變的病患,則只能使用華法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3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老年人常會晚上睡覺時,一躺下就頭暈;或是早上起床時,一起身又覺得暈暈的,通常這種頭暈目眩的情形,只會持續幾秒鐘後自動消失,不超過一分鐘,許多人都不以為意。醫師指出,此為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但若頭暈伴隨持續性頭痛、嘔吐等情形,可能是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建議就醫檢查。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腳也會被蟲蛀?!一名15歲男學生,平日喜歡運動打球,手腳長期多汗,尤其夏天運動鞋整天穿下來,在雨天更是潮濕悶熱。某天腳上突然出現一大片像被蟲蛀蝕過的凹洞,且會伴隨陣陣惡臭,起初以為是香港腳,沒想到擦了藥膏仍沒改善,就醫後才確診罹患「掌蹠蠧蝕症」。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口服骨鬆藥物,會造成牙床骨骼爛一個洞?根據台大醫院最新調查發現,患有糖尿病、牙周病、拔牙、類風濕關節炎使用類固醇、高齡老年等狀況者,口服雙磷酸鹽藥物發生牙床骨壞死的風險,僅為每年千分之2.3以下,其他人則機率更低。醫師提醒,骨鬆不治療反而會造成骨折,甚至致死。台灣是骨質...

閱讀詳情 »

導語:骨科名醫韓毅雄曾形容爬樓梯或爬山是「最笨的運動」,台安醫院複建科主任鍾佩珍也表示,爬樓梯或爬山是有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等諸多優點沒錯,但缺點太嚴重,實在得不償失。所以行醫30年來從不曾建議病人把爬樓梯或爬山當作運動。●利用爬樓梯或爬山來運動,誰適合?誰應敬而遠之?臺北101國際登高賽及新光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