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手媽咪不憂鬱 竟然和生產季節有關

新手媽咪不憂鬱 竟然和生產季節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春節期間,家族中是否有新成員加入?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以及闔家歡樂團圓圍爐,往往讓家族增添諸多喜樂氣氛!根據一篇2017年10月發表於《美國麻醉醫學會年會》的研究指出,在春季或冬季生產的女性,其罹患產後憂鬱症的風險較低;沒想到產後憂鬱也和季節有關係。

夏季或秋季生產 罹患產後憂鬱症風險較高

該項研究是以20,169名於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間產婦醫療資料進行分析,瞭解影響產後憂鬱症的風險因子,其中有817名女性罹患產後憂鬱症。分析結果顯示,相較於春季和冬季,在夏季或秋季生產的女性罹患產後憂鬱症的風險較高。研究也發現,婦女經驗越多生產疼痛、BMI越高、妊娠週數及社經地位越低者,有較高的產後憂鬱症罹患風險。

不頻繁外出和插手指導 新手媽媽心情好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前理事長劉嘉逸說明,產後憂鬱情緒與憂鬱症不同,近80%女性在產後2-4天會出現短暫憂鬱情緒,一般稱為「產後心情低落」(postpartum blues),主要受產婦社會及心理因素影響,若有完善的支持系統,通常兩週內可完全恢復;而約有10%的產婦在產後2-4週後會出現「產後憂鬱症」。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並沒有明確指出季節影響產婦罹患憂鬱症風險的原因,但可能因為冬、春季天氣較差,理所當然較不鼓勵戶外活動,反而有更多在室內的活動進行,對新手媽媽而言較方便及愉快,相較於一般以傳授前人經驗的傳統家庭,不斷指導產婦應該怎麼做,易造成新手媽媽感到壓力。

BMI超標使憂鬱症風險提高 家人就近照顧分憂

這項研究也提到,社經地位常常是健康的指標之一,若BMI超標,易使肥胖造成的慢性疾病或憂鬱症風險提高。若孩子早產,則會增加照顧風險,包含哭鬧、疾病、未成熟器官…等問題,使新手媽媽需更費心照顧,易影響其身體調養及情緒,當生下的孩子比較成熟健康時,媽媽可以「當」的更好,其心理壓力會較小。

葉雅馨建議,家人能就近照顧,在陪伴或指導的過程,給予直接的協助會比在旁教導更為實際,例如孩子哭了,應該抱他?餵牛奶?還是換尿布?若無法支援直接照顧的家中長輩,或者可給予經濟上的協助,去產後月子中心,以減輕新手媽媽的擔憂,能夠讓孩童與產婦在身心上得到更充足的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8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3級警戒即將降級,幼兒園、托嬰中心、課照、補習班適度鬆綁,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管理指引及注意事項,包括:8成以上工作人員必須接種第1劑,如未接種,或接種後未滿14天,必須應自費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含居家快篩試劑)或PCR檢驗陰性證明,在2級期間,每周進行1次自費抗原快篩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民眾紛紛詢問,第4輪疫苗預約平台何時開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預計最快7月26日(下週一)公布,7月27日(下週二)開始發布簡訊。 另有1名北部婦人於國外接種BNT疫苗,不料,返台後確診,莊人祥表示,此個案於7月14日施打完第2劑疫苗,但16日確診,應是施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新增24例本土個案、2例死亡,台累計1萬5558例確診、786人病逝。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24)日個案分布的縣市稍多,但連續1週單日不明感染源在10例以下,超過87%確診者解除隔離,疫情趨勢往下走。 ▲7月24日新冠新確診資料。(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吃飯時間不固定,一兩點才吃午餐是常見的事,且十點下班後,意志力正薄弱,擋不住食物的誘惑,吃個宵夜才能撫平疲憊的心,但飯後一股灼熱感湧上胸口,嚴重時,胸悶、半夜睡不好,甚至不能平躺睡覺,早上起床感到酸、苦。胃食道逆流 喉嚨痛、清喉嚨為常見症狀樂生療養院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