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本土案例CT值高 機場群聚事件源頭可能換人?

新本土案例CT值高 機場群聚事件源頭可能換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指揮中心說明,今日(1/6)新增3例本土病例(案17307、案17308、案17309)、40例境外移入,其中以美國24例佔比最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另有一案17127前幾日列為境外移入,經基因定序確認與案17073同為Omicron病毒株,且僅相差一位點,證實為台北防疫旅館內感染,改列為本土案例。

新本土案例CT值高 機場群聚事件源頭可能換人?

▲圖片來源/指揮中心

是誰先感染? 今日新增案例症狀出現最早

陳時中解釋,今日新增3例本土病例皆非機場清潔人員(案17230)同班通勤巴士乘客,但因仍有共同教育訓練,或共同清潔場域的連結性,於其他空間傳染也不無可能。但通勤巴士的部分,陳時中也坦承,部分員工不僅未按照表列名單搭乘,也未按固定座位表乘坐,有混搭、混坐的情形,造成疫調遇上困難,目前已將相關清潔工作人員全數列入隔離名單,通往機場之通勤巴士也嚴格要求實施固定梅花座,如要更換車班需先報准,以期降低關鍵時刻的疫調誤差。

此群聚感染事件至今累積8名案例,其中案17307經檢測CT值為33.8,體內病毒量較低,似已為感染後期,出現相關症狀日期也是所有個案中最早,陳時中表示,確診時序需更多資料供調查佐證,目前無法輕言判斷。

陳時中補充,已完成此8名案例的同住家人及第一層接觸者採檢,全數為陰性,而社區或第二層以外接觸者則仍在調查中。近幾日針對機場防疫車輛與清潔外包人員擴大採檢共1300餘名,採檢結果也已全數出爐,除已公布的這幾名病例之外,其餘採檢皆為陰性。

新本土案例CT值高 機場群聚事件源頭可能換人?

▲圖片來源/指揮中心

Omicron傳播力強 提升專責病房數量嚴陣以待

陳時中指出,Omicron傳播力相當強,各國單日確診數都有上升趨勢,為及早因應各種可能性,現已展開醫療應變計畫,確保醫療量能足以負擔。計畫內容包含要求北北基桃各應變醫院在3日內將急性、一般病床總數20%作為專責病房;北北基、宜蘭、桃園、新竹縣及苗栗內500床以上之急救責任醫院,於3日內開設急性、一般病床總數5%作為專責病房。

因專責病房僅能收治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且以一人一室為原則(如為同住家人確診,經患者同意後可兩人一室),陳時中也希望民眾儘量配合,若非急性疾病,於這段時間內儘量避免住院。另外,專責病房動線及分艙分流都要確實規劃,才能防範未然。

行動不便長者 可多加利用「疫苗到宅接種」服務

指揮中心莊人祥發言人提醒,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75歲以上長者疫苗施打率仍有進步空間。呼籲接種第一劑時有出現副作用的年長者,與醫師諮詢,看第二劑適合施打哪一種疫苗。另外,莊人祥提醒,若家中長輩行動不便,各地方政府衛生局都有提供到宅接種服務,有需求民眾可多加利用。

【延伸閱讀】

數位疫苗證明你申請了嗎? 確認「這幾點」才能真正省事

找出機場與防疫旅館群聚傳染媒介  專家推測恐是氣溶膠傳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4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via 蘇競梅,生殖內分泌專業醫學博士,熟悉並掌握具有國際水平的內分泌、不孕、不育診斷治療技術及理論,同時能熟練開展全方位宮腔鏡、腹腔鏡微創婦科技術,其中宮腔鏡下子宮內膜電切術、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全切術等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兩年內成功實施各類婦科微創腔鏡手術約1000餘例。目前開展...

閱讀詳情 »

進行嫁接睫毛或戴上假睫毛後就算眼妝不濃也能有深邃的眼睛,特別是去海邊或泳池等戶外活動增加而容易脫妝的夏天,有這樣的單品絕對是相當有力的幫助。 而隨著氣溫上升的7~8月也是毛髮生長速度最高峰的時期,此時更是養育自身睫毛的最佳時機!因此反過來說,「夏天最好避免嫁接睫毛或戴假睫毛」。 這次我們就將告訴大...

閱讀詳情 »

女性月經正常週期為28天,正負不超過一天為一個週期的時間。來的時間是4—5天。可是我們並不瞭解這些知識,認為來就可以了,生活中有週期不是這個時間有提前有拖後的,來的時間也有長有短,不疼不難受,你認為有病嗎?生活當中,這是很常見的。 有幾種情況: 1.量大,提前。 這時候你不會認為有毛病,...

閱讀詳情 »

臉上出現痘痘這件事情對於mm來說,就像是每天起床一樣平常,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傢伙,卻可能潛伏著著健康的大秘密,當然也不要過於緊張,我們原本就要認真對待每一顆痘痘,所以要瞭解,長在什麼地方的痘痘能說明你的健康問題?同樣的,假如痘痘和面部的一些部位變化,能夠折射出身體的健康狀況,我們就需要去瞭解一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