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經常「忘記呼吸 」?小心臟出了大問題

新生兒經常「忘記呼吸 」?小心臟出了大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年八月底剛出生的小珍珠(暱稱),在花蓮慈濟醫院出生時,被醫師發現有心雜音的狀況,後續檢查原來是心臟血管出了問題,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由花蓮慈院小兒部主任張宇勳會診小兒心臟科裘品筠醫師,安排進行心導管栓塞治療,預後狀況良好,九月二十六日出生滿月這天康復出院。

新生兒「忘記呼吸」 先天心臟問題

在媽媽肚子裡待了三十七周的小珍珠,出生體重有2965公克,出生後不久醫護人員就發現,小珍珠有時候會「忘記呼吸」,在經過呼吸訓練後,還是有呼吸喘的問題。小珍珠的媽媽說,原本預計自然產後三天要帶著女兒一起出院,可是小珍珠突然出現血便的症狀,後續體重一路下滑,經由醫師治療解決腸胃感染症狀之後,發現還是有心雜音的問題。透過X光與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診為開放性動脈導管。

動脈導管栓塞 新生兒先天疾病

開放性動脈導管是先天性心臟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裘品筠醫師表示,嬰兒在母體內(胎兒時期)使用體循環,其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有一條相通的血管稱為動脈導管,在出生後2~3天會進行功能性閉鎖,開始了肺循環。

約90%的新生兒在出生2週內會進行結構性閉鎖,如未關閉,部份壓力較高的主動脈血會流入肺動脈,加入肺循環而引起肺充血,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發生率為1/2000,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0%。

傳統手術治療耗時 新生兒更困難

開放性動脈導管目前約有九成五採傳統手術開刀治療,但手術費時約2小時,術後傷口恢復期較長,還會留下疤痕。考量到新生兒心臟脆弱且體重輕,為了避免開刀可能帶來的風險,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裘品筠、劉俞暄決定從腹股溝「靜脈」進行心導管手術。為了完成新生兒心導管術式,不光是心導管室團隊要動員,花蓮慈院麻醉部團隊也特地到心導管室為小朋友進行麻醉。

「盡量不要讓她哭,避免增加心臟的負擔。」花蓮慈院小兒部主任張宇勳表示,開放性動脈導管的嬰兒照顧上要很小心,隨時要注意安撫,而且新生兒的血管粗細大約只有零點一到零點二公分,要放入更小的阻塞器,完成心導管手術的難度很高。

【延伸閱讀】

肺癌治療長治久安 標靶藥物新研究有望延長存活期

「血盆大口」流血不止 原來是紫斑症纏身

對決糖尿病、心臟病、癌症 兩岸名醫齊談治療新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北市美女議員鍾沛君1月4日一早在臉書貼文,公開自身健康狀況,最近在例行年度健檢時發現右肺異常增生變化,必須動肺部手術,說道:「如果,1月7日,你看到了1篇新的文章,那就是我在全新人生,寫下的,關於重生。」 鍾佩君術後順利傷口恢復中 臉書公開肺癌家族史 鍾沛君粉絲小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021年1月1日台灣正式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輸入,消基會發動的拒吃「萊克多巴胺」連署活動人數,至12月31日晚間7時30分達242,179人次,最近連署人數進入快速增加頻率,顯現消費者對於反萊豬議題的不安與憤怒。 消基會表示,經過4個月、5次與行政院、衛福部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你有聞到濃濃瓦斯味嗎?」、「你聞聞看這咖啡豆好香喔!」、「你怎麼都沒有感覺?」這些日常生活習慣場景,對於聞不到味道的人來說,旁人實在難以想像他們所處的遭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針灸科主治醫師張哲彬醫師表示,嗅覺異常原因眾多,造成障礙的成因可概括分為傳導性、中樞神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咖啡葉泡茶飲料今(5)日開放!衛福部食藥署今日正式公告「食品原料咖啡葉(Coffea arabica、Coffea canephora)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開放咖啡葉可製作成咖啡茶葉,用於現沖或罐裝等飲料產品,但違規最高處300萬罰鍰。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