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髖關節脫臼 恐導致日後長短腳

新生兒髖關節脫臼 恐導致日後長短腳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新手爸媽看過來,千萬別疏忽了寶寶的健康檢查,尤其是寶寶的手腳四肢,是否發育健全,都可以經由健兒門診來確認。臨床上,就有新生兒因為髖關節發育不良,因而導致髖關節脫臼,經由健兒門診發現後,進一步轉介至骨科接受治療,才免除日後可能出現的長短腳問題。

新生兒一出生就會做全身檢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宗侔表示,新生兒一出生就會做全身的檢查,一個月大時來打疫苗,也都會檢查新生兒的骨骼是否發育正常,經由將新生兒腿膝蓋彎曲,觀察是否不同高,以及固定一邊髖關節,再轉動另一邊,也可發現髖關節是否有移位及脫臼。

脫位矯正、打石膏可復位 拖延恐須開刀

若是在健兒門診發現新生兒有髖關節脫臼,小兒科醫師就會轉診至骨科再做檢查,以X光就可確診;中山醫院骨科醫師吳濬哲表示,新生兒髖關節脫臼是先天骨骼發育不良導致脫位,經由脫位矯正,打上石膏即可復位,如果沒有及早接受治療,日後就需要以手術才能改善。

成人髖關節脫臼也可用復位矯正 勿延遲治療

吳濬哲醫師進一步指出,大人也會出現髖關節脫臼,大多是因為外傷所導致,尤其是因為車禍重力撞擊,因而造成髖關節脫臼,在急性期時,也可以在打了麻藥後,經由復位矯正將脫臼的髖關節拉回去,若是延遲治療,也就得要以開刀方式才能將髖關節復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3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聆聽你的腸胃呼求的訊息!相信很多人深受拉肚子、反覆腹瀉、脹氣等胃腸敏感的困擾,除了大量吃藥和手術緩解疼痛外,你可以透過行為醫學療法改善,讓胃腸感覺更好,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消化疾病與外科研究所行為醫學計畫主任朱迪思·西姆滕(Judith Scheman)博士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境外疑入確定病例(第956例),由波蘭入境完成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自費採檢確診,Ct值31、IgG抗體陽性,2名接觸者居家隔離。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956例是本國籍20多歲男性(第956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爸媽快用兒童健康手冊!每個孩子都是寶,國民健康署為守護兒童健康,提供7歲以下兒童7次兒童健康檢查,兒童健康檢查項目主要包括:生長評估(身高、體重、頭圍)、身體檢查(聽力、眼睛、口腔檢查等)、發展評估(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表達)等,而且提供每位寶寶專用的兒童健康手冊,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肥胖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現在全球肥胖人口已超越總人口數之40%。而在台灣,一般人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導致生活作息及飲食不正常,再加上外食的油脂攝取不易控制,進而導致肥胖。長時間肥胖會引發許多慢性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會造成人體生命威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