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竹台大「心臟裁縫師」團隊 修補瓣膜助重生

新竹台大「心臟裁縫師」團隊 修補瓣膜助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夏季溼熱難耐,容易有頭昏腦脹、疲乏無力、胸悶等症狀,以為是中暑,休息一下就會好,但事實上也有可能是心臟發出的警訊-主動脈瓣膜狹窄!

主動脈瓣膜狹窄拖到心衰竭才就醫 恐活不過2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明賢表示,主動脈狹窄好發於80歲以上族群,但通常前、中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到重度瓣膜狹窄產生心衰竭症狀的時候,已經嚴重威脅到生命安全,往往存活期不超過兩年,甚至有時引發「猝死」,連急救都來不及。

林明賢說,病患往往對疾病不夠瞭解,明知自己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卻拒絕治療,「很多病人聽到要開刀就很害怕,確診後反而失去聯繫。」因而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間。


新竹台大「心臟裁縫師」團隊 修補瓣膜助重生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明賢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前、中期沒有明顯症狀,民眾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治療。

心臟瓣膜有使用期限 最新技術可望再延長壽命

目前瓣膜置換是唯一對成人患有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有效的治療方式,以使用年限來說,金屬瓣膜年限較長,但必須終身服用抗凝血劑,飲食也多有限制;而豬心瓣膜使用約莫10年後會漸漸鈣化,須再次施行瓣膜置換手術;牛心瓣膜因為血液動力學較好、瓣膜開口較大,臨床統計可以使用至少15至20年。林明賢表示,現在瓣膜技術已經進步很多,未來將引進外科植入式支架瓣膜,或是不須經過福馬林抗鈣化處理的「乾式瓣膜」,有望再延長人工瓣膜使用期限,造福更多病人。

瓣膜修補比瓣膜置換更難 考驗團隊技術

除了主動脈瓣膜狹窄,二尖瓣閉鎖不全也是台灣常見的瓣膜性心臟病,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急重症中心主任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蔡孝恩表示,曾有病患因為久咳不止,就醫後才發現是嚴重二尖瓣逆流,已經引發肺水腫,再晚一步恐有生命危險,所幸經過瓣膜修補手術後重拾健康。

蔡孝恩表示,部分病人不適用瓣膜置換手術,會建議進行心臟瓣膜修補手術,以保留較完整的左心室功能,但心臟瓣膜修補比起瓣膜置換更考驗醫師及團隊技術,過去僅有少數大型醫學中心才能夠執行。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自2011年改制以來,致力發展急重症醫療,如今每年約執行200例開心手術,包括困難度高的心臟瓣膜修補手術,提供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服務,無疑是竹苗地區民眾一大福祉。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5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2歲的小佳(化名)長時間受子宮肌腺症所苦,每個月經期不僅嚴重經痛還伴隨經血過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求診時竟哭著求婦產科醫師幫她把子宮拿掉!醫師考量到她年紀輕輕,未來仍可能有生育計畫,僅先協助施打停經針緩解症狀,然而停經針療程最多持續6個月,療程結束後又開始疼痛,回診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若是身高較矮,年紀又進入青春期,相對治療上會較為困難。」目前正值開學時間,家長須留意學校發下來的身高成績單(健康紀錄卡)!高雄長庚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黃映樺表示,種種的研究都指出,生長激素缺乏的患者在骨齡年紀較小時,治療效果愈好。學校的兩個學期都會測量身高,所以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脾臟血管瘤是非常罕見的疾病,全世界不到百例,極為少見。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家輝表示,脾臟是血流很豐富的器官,脾臟血管瘤是一種脾臟中血管的內皮細胞有異常增生導致血管結構變異的疾病。根據文獻發生率極低,呼籲患者日常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自發性破裂後,很可能造成腹腔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高雄報導】22歲的小佳(化名)長時間受子宮肌腺症所苦,每個月經期不僅嚴重經痛還伴隨經血過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求診時竟哭著求婦產科醫師幫她把子宮拿掉! 醫師考量到她年紀輕輕,未來仍可能有生育計畫,僅先協助施打停經針緩解症狀,然而停經針療程最多持續6個月,療程結束後又開始疼痛,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