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興傳染病將成為常態 公衛專家:建立職場防疫策略

新興傳染病將成為常態 公衛專家:建立職場防疫策略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抗疫有成,各國疫情逐漸趨緩,近期可能逐漸解封,國立臺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保中表示,面對新興傳染病將成為常態,各類傳染病皆可能爆發流行,長期來看應建立新的產業及職場文化,融入防疫緊急應變的概念。
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應納入職業安全管理系統
陳保中表示,以COVID-19這種國際性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平常就應該納入職業安全衛生的管理系統,尤其現在的大型企業事實上皆為跨國,未來國際間的交流逐漸解封之後,對於從國外來的人,或者是員工去了國外又回來,該怎麼處理,這部份絕對不能放鬆。

對於疫苗和藥物,陳保中表示,要樂觀以對,但是不能過度期待,各國解封之後,人口流動跟接觸增加,境外移入的機會也會上升。因此,各種非藥物的介入措施還是要持續,針對不同職場的感染風險,也要客製化防疫策略。
心理健康容易被忽略 防疫著重演練與溝通
在心理健康部份,也很容易被忽略,陳保中說明,對抗流行疫情,有人因為太緊張恐慌造成壓力,有人又過於鬆弛,好像什麼措施都不用做,其實這兩個方向皆不正確,因此,企業及公司應該重視員工的心理衛生,心理健康是公共衛生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最容易被忽略。
陳保中指出,防疫著重於「演練」和「溝通」,要告訴員工需要做什麼,一定要進行演練,不是只有提供口罩,還要教他怎麼戴,接著提供足夠的「個人防護工具」,從這次的經驗,發現大家開工時都找不到口罩,這就表示平常的存量不夠,無法應付緊急事件。
未來新興疾病成常態 應融入防疫應變概念
陳保中認為,未來新興疾病應該是個常態,企業應該長期建立新的產業跟職場文化,融入防疫的緊急應變概念。希望勞動部職安署持續落實檢查工作,特別是針對COVID-19,不要覺得疫情過去就可以放鬆,在疫情比較低的時候,反而應該把握機會,準備面對下一波的疫情。相信每一個工作場所都能做好防疫,社區感染的機率自然就會降低。

【延伸閱讀】

對抗棘手「三陰性乳癌」別怕! 口服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

勿依賴氣喘急救吸入劑 醫:避免氣喘惡化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什麼樣的臉型最具吸引力?拿起尺量一量。根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的研究,只要兩側下顎骨角的距離,與兩側顴骨的距離比例越接近75%,就是最具吸引力的臉型。反之如果比例大於83%,恐怕會被認為是國字臉。這個下顎骨角距離與顴骨距離的比例,呈現了正面臉型從上到下向內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A小姐結婚三年,因年紀已居高齡產婦,但仍求子心切,聽從婦產科的建議於是決定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每到取卵打破卵針就是A小姐最痛苦的時候,打完破卵針誘發排卵時,下腹就會開始腫脹、身體水腫突然變的嚴重,全身疲勞無力,心窩常有堵住感覺胸口悶到無法入睡,幾乎吃不下任何東西,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天空一片灰濛濛,從北到南面臨的霧霾問題越來越嚴重,只要空污指數一超標,過敏族群總是「心驚驚」,而讓人聞之色變的PM2.5細懸浮微粒,帶來的威脅不只是皮膚、呼吸道,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長期暴露可能造成慢性發炎,也可能會增加癌症發生率。因此,如何做好防範,已成為民眾很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隨著各國開始施打新冠疫苗,全球疫情趨緩,許多原本受到影響的新人們開始積極規劃婚期,新娘子除了在意皮膚保養、瘦身計畫外,拍婚紗時的微笑表情,更是一輩子珍藏的永恆記憶。坊間有不少美容沙龍低價促銷牙齒美白,不僅效果不佳,安全、美觀也堪慮,牙醫師強調,不論選擇牙齒美白或陶瓷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