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量法! 不打藥也能測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

新量法! 不打藥也能測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60歲陳太太,平日在家含飴弄孫,缺乏運動,已經知道有高血壓達3年多卻不規則服藥。最近稍微跑步就會喘,胸口不時也有悶痛情況。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室明顯肥厚併心內壓力上升,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也降低。後來在醫師重新整合高血壓和心臟用藥後,並開始低鹽飲食、加強運動,情況有顯著改善,現在追著孫子也不會喘了!

18歲以上成人 4人有1人罹患高血壓

依據國民健康署研究結果顯示,18歲以上民眾約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常沒有明顯症狀,是典型的沈默殺手,因此民眾常會忽略。然而,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顯著上升,高血壓性疾病更為十大死因第8名!

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不足恐氣促胸悶

所謂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就是當心臟需要高耗氧量時,冠狀動脈擴張並增加血流量的能力;也因此,不是只有心血管疾病才嚴重,就算是正常心血管,若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不足,仍然可能會有氣促、胸悶和運動能力受限的情況。

不需施打腺苷藥物也可評估心臟肌肉

冠狀動脈儲備力最標準的的測量方式是在執行心導管時,用可以測量血流儲備分數(FFR)的導管,於施打腺苷藥物(Adenosine)前後測量。而非侵入性如心臟超音波,在適合的病人也可以測量到冠狀動脈儲備力。

施打腺苷可能會造成病人胸悶、頭暈、心跳下降及臉部潮紅的不適感。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藉由臨床超音波影像以及動物實驗模擬,發現不需施打腺苷藥物,即可藉由冠狀動脈收縮對舒張期的比值(S/D ratio)評估心臟肌肉退化的情況。

良好運動飲食及服藥習慣是最有效的治療

張瑋婷醫師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希望藉由非侵入性的超音波檢測方式,可以幫病人作更周全的心臟功能評估,除了找出病因加以治療外,也在此呼籲民眾重視自己和周遭人的血壓、規律運動、飲食減鹽及良好的服藥習慣都是最有效的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1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部分西方人進門後不習慣脫鞋,然而鞋底潛藏致病細菌,家中爬行且免疫力較差的幼兒要小心!多項研究發現,鞋底藏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等細菌。亞利桑那大學的環境微生物學家喬納森塞克斯頓(Jonathan Sexton)表示,鞋底每平方英寸約有數十萬細菌,但他強調,正常人需長期接觸大量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中醫有效減少化療毒性,獲國際期刊、臨床療效雙認證!乳癌在化療過程中可能面臨心衰竭等副作用,若停止化療恐增加死亡的風險。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郭祐睿醫師研究團隊發現,使用薑黃、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與黃芩等藥,可減輕化療藥引起的心臟衰竭,並降低乳癌的再復發率與死亡率,臨床應用於乳...

閱讀詳情 »

許多化療病患,總會擔心藥品帶來的副作用,或化療期間造成的生活限制等問題,其實只要了解預防與處理治療相關的副作用,就能照樣維持往常生活起居;成大醫院藥劑部藥師余蕙宏指出,網路訊息提到化療患者因唾液含有藥物,擔心無法與家人用餐,然而這是錯誤觀念。讓藥師加入腫瘤團隊,有助釐清觀念,同時讓癌患獲得全面照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粘小姐氣喘多年,常跑大醫院就醫,但交通及人潮讓就醫變得很費時,後來改到住家附近社區診所就醫,再也不必舟車勞頓,掛號費也較便宜。診所加入健保署的氣喘照護計劃,可以為她追踪病情,醫師對診斷及用藥也都有詳盡說明,也會搭配衛教文宣,加深理解,目前她胸悶、喘不過氣的頻率已大幅降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