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日本老教授公布活到百歲且不癡呆的生活方式!快收藏下來吧

日本老教授公布活到百歲且不癡呆的生活方式!快收藏下來吧

日本順天堂大學教授、著名抗老化研究專家白澤卓二在其著作《活到百歲不癡呆的101個方法》裡,將保持大腦年輕態的原因都歸為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們來看看,哪些習慣能讓老人保持年輕呢?
 
  早起習慣
 
  1.起床後馬上喝杯溫開水
  人體在一夜睡眠中會丟失500毫升水分,起床後需要立刻補充。而且溫開水有助提升體溫,體溫每上升1℃,人體基礎代謝也會隨之提高10%。
 
  2.一周至少喝3次蔬果汁
  一周至少喝3次蔬菜或水果汁,能把得認知障礙症(老年癡呆症)的風險降低75%。
 
  3.每天曬15分鐘太陽
  適量多曬太陽能幫助人體製造維生素D,而研究表明維生素D有抗癌作用。
 
  上班習慣
 
  1.公務包裡帶上幾塊黑巧克力
  吃上幾塊黑巧克力能為你補充能量,有助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黑巧克力富含多酚,有助抗老化。同時它的升糖指數低,有助控血糖。
 
  家務習慣
 
  2.愛做飯
  有研究表明,喜歡做飯的人不易得認知障礙症,操心一天三餐對大腦就是種良性刺激。
 
  日常生活習慣
 
  3.盡量避開碳酸飲料、加工食品
  可樂等碳酸飲料及快餐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的磷,會妨礙人體吸收鈣,不利骨骼健康。
 
  運動習慣
 
  1.適當出汗
  運動量要以出汗為宜,幫助排出體內蓄積的毒素。
 
  2.設法減重5%
  健康活到百歲者的一大共同特徵就是不胖,體重只要降低5%,得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就會下降。
 
  3.每天步行30分鐘
  有研究表明,死亡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平時幾乎不走路的人,每天步行30分鐘,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健康長壽。
 
  晚飯習慣
 
  1.生吃洋蔥
  洋蔥所含的硫化物能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生吃效果更好,建議切成薄片,做成蔬菜色拉吃。
 
  2.八九點後不吃東西
  脂肪在半夜2點最易蓄積,如果此時處於空腹狀態,脂肪就不易蓄積,按照一般消化時間推算,就要在晚八九點後不吃東西。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據統計,台灣每10人就有1人受精神相關疾病所困擾。而在提供精準診斷參考方面,國衛院今天發表「多尺度腦連結體3T磁振造影系統平台」,破解大腦神經元細胞間複雜結構,將成為診治腦部疾病的一大利器。 腦神經、精神相關疾病患者眾多,如何建立1套準確且非侵入性的醫學影像診斷系統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不只造成公衛與醫療體系危機,全球經濟也受波及,根據世界銀行預期,COVID-19造成的經濟衰退,恐是2009年金融海嘯的兩倍。而長庚兒保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台灣兒虐發生率與失業率相關,依研究模型推估,失業率每上升1個百分比,隔年兒虐率將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52歲陳先生因左側口腔內側潰瘍遲遲未癒而前往耳鼻喉科門診就診,切片結果竟確診為口腔癌,須接受半邊臉頰切除手術,雖然清除惡性腫瘤後可以保命,但術後顏面受損的代價也讓他心如槁灰,所幸經整形外科團隊溝通後,以「顯微游離皮瓣移植術」成功重建外觀,讓陳先生更有自信面對新人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七十多歲阿婆經常腰痠背痛,走路常喊沒力不方便,每次走十分鐘就需要坐下來休息,甚至會喊整隻腳痛,本來可以自己走幾個街口去公園市場逛逛,現在幾乎整天在家裡。經友人介紹至台大竹東骨科診治,在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後,診斷為脊椎滑脫壓迫神經,醫師立即安排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治療,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