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期攝護腺癌 治療可保性福免漏尿

早期攝護腺癌 治療可保性福免漏尿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2歲吳先生是退休的科技業老闆,因健檢發現攝護腺癌指數PSA偏高,且有排尿不順的症狀,而接受超音波切片檢查,診斷為第二期攝護腺癌,吳先生選擇接受無創海福刀標靶治療,術後體力毫無影響,迅速恢復正常生活,無漏尿現象,追蹤數年仍無復發。

攝護腺癌男性癌症第五位 有年輕化趨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許富順主治醫師指出,近年來攝護腺癌已躍升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攝護腺癌早期並無明顯徵兆,僅有尿急、頻尿或小便不順和夜尿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相類似的症狀,患者往往延誤到骨骼轉移才有疼痛現象。

攝護腺癌治療 高惡性度者應考慮根除性手術

第一或第二期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有傳統根除性手術、機器輔助根除性(達文西)手術、冷凍微針治療、海福刀標靶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等。依組織惡性度的不同,高惡性度者應考慮根除性手術,若是中低惡性度,則可考慮局部治療,減少不必要的組織傷害。

無創海福刀標靶治療 患者生活品質佳

許富順表示,達文西根除性手術的優點是可摘取淋巴腺,有6個小傷口,術中出血約200c.c.至500c.c.不等,術後一段時間會尿失禁,仍有病患會長期漏尿。冷凍微針治療和海福刀標靶治療都屬於低侵入性的治療,術後恢復快,較不會有尿失禁的後遺症,不過冷凍微針的組織破壞區域較大,術後陽萎的比例約七成。至於海福刀標靶療法,則是利用超音波探頭伸入肛門,以高能量超音波集中於病灶、摧毀腫瘤,身上無傷口,術中不會出血,當日或隔日即可返家,術後一週內會感覺解尿不順,待治療區域消腫後即恢復正常。
針對早期攝護腺癌治療的臨床研究顯示,國內海福刀長期無復發率為73%,國外為75%,與根除性手術並無差異,但海福刀術後併發症少,患者生活品質較佳。
許富順說,海福刀除了標準治療方式,亦可針對早期攝護腺癌患進行局部治療,例如單側罹癌,就治療該側的範圍,避開神經血管叢,即可保留性功能。不過,後續仍應配合定期追蹤。

【延伸閱讀】

骨鬆學會 呼籲早期治療骨鬆、對抗骨折

老婦喘咳難入眠!看胸腔科無效 竟是神經內分泌腫瘤作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9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14)公布,本土個案新增874例,仍呈上升趨勢;境外移入則有108例,包含75例落地採檢及33例居家檢疫採檢。而經統計,自今(2022年)初至4月13日,全台共累積5670例確診個案,其中,中症病例17名、死亡病例則有2名,輕症/無症率約為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骨質疏鬆症常是無聲無息地進行,毫無預警。有時病人已出現自發性骨折卻仍無任何症狀,其中腰痠背痛是早期常見的症狀之一,臨床上病人大多因突發性的骨折引致的劇痛而求醫。 「肝腎不足、氣血虧虛」 骨質疏鬆主因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部黃中瑀主任表示,在中醫古籍中,並未有「骨質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76歲老翁許平順,從企業主管退休後偶爾務農並從事命理師工作,平日生活型態健康且無不良嗜好,與妻子兩人非常注重身體健康,不但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且在妻子的飲食管理下,健檢從未出現紅字。今年與妻子一起到彰基接受成人健康檢查,得知政府補助B、C肝抽血篩檢,就一起檢查,兩週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每天平均進行6,903件手術,換算下來台灣人一生平均接受手術的次數約為8.7次,因此接受各種不同大小手術,也可算是人生的必修課程,但你了解手術跟麻醉相關知識嗎? 局部麻醉  分成2大類 安南醫院主任秘書暨麻醉科主任蘇翔表示,局部麻醉可分注射式及浸潤式兩大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