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早期肝癌「切」就對了! 台灣最新追蹤研究:復發率低於其他方式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早期肝癌「切」就對了!腫瘤小於2公分的極早期肝癌患者,目前能選擇的治療方式眾多,而台北慈濟醫院今(2)日發表其最新研究結果指出,經十年追蹤臨床分析發現,手術切除治療極早期肝癌有效降低復發率,復發率低於其他治療方式。

目前在臨床上,肝癌會依腫瘤大小、數量及侵犯程度適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其中對於腫瘤小於2公分以下的極早期肝癌患者,能夠選擇的方式眾多。

台北慈濟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許景盛表示,研究團隊一口氣分析台北與大林慈濟醫院的兩院癌症資料庫,針對長期追蹤的肝癌族群,進行十年回溯性的臨床分析研究,並將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台灣醫學會雜誌》。

許景盛指出,研究團隊針對2006年到2017年間被診斷出肝癌的2766名患者,從中選出156名極早期肝癌患者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接受手術切除的患者5年復發率為57.8%,低於其他治療方式。

49歲的陳先生就是一例,5年前,因公司健檢時腫瘤指數AFP升高,進一步就醫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肝臟有一顆約1公分大小腫瘤,考量年紀尚輕、無其他共病,且為單一腫瘤,經肝功能評估後,醫療團隊建議接受手術切除,術後恢復良好,5年間,定期回診追蹤均無復發。

許景盛說,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幾乎無任何症狀,等到出現不適時,往往已進入晚期,治癒率僅剩不到5%,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黃金準則,有慢性B型、C型肝炎、家族性肝病史等,皆為高風險群,需定期接受追蹤檢查,以免延誤病程。

值得注意的是,手術並非萬能,許景盛強調,由於肝臟本身血流豐富,加上肝臟腫瘤患者多半併有肝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的異常,並非所有患者皆適用手術治療,需結合腫瘤位置、共病與年齡等其他因素做整體性評估,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切的治療方式。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家中幼兒害怕看牙怎麼辦? 牙醫師教3點小訣竅不再掙扎哭鬧

拔牙怕出血不止?正在吃心血管藥物的你 牙醫建議得做一件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你的夢想是什麼呢? 是有房有車?還是年薪百萬? 但,你可能想不到; 有人的夢想,簡單 平凡 一場意外,讓她的人生跌落谷底。 現在的她,只是簡單地夢想著, 能再次擁抱自己愛的人。   現在的我希望可以用雙手用力擁抱媽媽    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于庭為了負擔家計,15歲起就到...

閱讀詳情 »

出處:今周刊撰文:李建興 講究「吃得安全」的現代人,往往對食物的品質斤斤計較,卻忽略了另一個潛在的危機──容器。專家指出,裝食物的容器若使用不當,會讓毒素進入人體,影響荷爾蒙的運作機制。正確使用容器,亦是無毒生活的重要一課。 每天早上,在前往公司的路上,上班族Amy匆匆在早餐店點了餐,拿著紙杯,透過...

閱讀詳情 »

出處:今周刊撰文:李建興、林麗娟 台灣以美食聞名全球,台灣廚界的水準更是傲視群倫。但美味的背後卻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致命陷阱,端上桌的山珍海味又摻雜著多少光怪陸離的手法?一位縱橫業界二十年的主廚,現身道出料理食材幕後的黑暗面。 你確定要知道那麼多?一旦美食被揭開糖衣,醜陋的真相赤裸裸地攤在面前時,任...

閱讀詳情 »

出處:今周刊撰文:李建興、許瓊文、林麗娟 你知道嗎?甜味劑、有害香料正在殘害我們的下一代!台灣過敏兒暴增20倍,氣喘兒大增15倍,每12個孩子就有1個過動兒。無所不在的香甜陷阱,正全面入侵你我的生活。 為了一探問題究竟有多嚴重?《今周刊》兵分多路從食品端、法規管理來追查台灣的香甜危機。首先查驗被國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