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期肺癌多無感 低劑量電腦斷層揪病灶

早期肺癌多無感 低劑量電腦斷層揪病灶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癌症連續33年盤據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肺癌更是目前國人癌症死亡的第一名。花蓮市田智宣市長因末期肺癌於105年凌晨病逝家中,得年56歲,田市長從104年12月發現肺癌末期到不幸過世,中間只有短短半年時間,到底該如何提早診斷肺癌?

肺癌早期無感 有症狀多已末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說,許多肺癌患者從有呼吸道症狀到醫院求診,已是肺癌末期,依照過去臨床經驗發現,等到患者有不適症狀來求診時,約六、七成的患者都已經是末期無法開刀,可怕的是肺癌初期時根本幾乎沒有任何症狀。蘇一峰表示,許多肺癌初期患者頂多只有輕微咳嗽,造成肺癌早期診斷的困難。而肺癌病人等到有症狀來求診時,只有三成患者有機會開刀,其中只有兩成患者有機會完全治癒肺癌。

過去檢查肺癌中,最常被使用工具不外乎:胸部X光、痰液癌細胞檢查、肋膜積水細胞學檢查,而以上種種方法常常都只能檢查出末期的肺癌。這是因為胸部X光只能發現大於1公分肺癌,而且胸部X光有許多死角無法看清楚,譬如:心臟縱膈的前後、橫膈下方、骨頭交接處等等。痰液檢查也只能發現末期肺癌,代表癌細胞已經在氣管當中到處轉移。而當肺癌病人出現肋膜積水時,代表癌細胞已經蔓延到肺部以外的肋膜,此時都已經無法開刀。

低劑量電腦斷層 找出死角小腫瘤

蘇一峰說,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是肺癌診斷近年最重大突破,可以將輻射劑量降到五分之一以下。大大提高肺癌早期診斷的機會,突破過去X光的限制,目前大部分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已經可以看到0.3~0.5公分大小的肺癌,通常這時的肺癌還是初期,只要開刀就能痊癒避免死亡。蘇一峰也有不少患者,在求診當時雖然X光正常,在建議之下,接受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後發現了早期的肺腺癌,經開刀後得到痊癒。

蘇一峰建議,只要年紀一過50或55歲,本身又是以下高危險族群,都應該早期定期接受肺癌篩檢:抽菸或二手菸的民眾、生活在高度空氣汙染環境之下,常常吸入如廚房油煙、工廠廢氣或交通廢氣者、過去有其他癌症病史、家族中有親人得過肺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2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胖補氣 瘦補血人體要氣血平衡,才會精神抖擻,百病不侵.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氣血是否平衡。那麽,什麽是氣呢?從中醫角度來講,人體的氣有肝氣、肺氣、腎氣、脾氣、衛氣、營氣、宗氣等。 其實,氣很簡單,妳只要記住壹句話就可以了——氣,是人體的動力。血是這個動力的源泉。它們共同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日前有媒體報導,一名20多歲的男子在一口氣吃了四顆芒果後,竟引起急性蕁麻疹,不但皮膚都抓到紅腫破皮,甚至還差點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然而,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卻強調,在台灣對芒果和荔枝過敏的患者,其實非常少。不少家有過敏兒的父母,在看到新聞報導吃芒果而過敏的案例後,都因此擔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7歲的黃奶奶,長年保有運動習慣,每天早晨都會到公園練氣功、打太極拳,也會補充綜合維他命及鈣片;不料,日前,她參加骨鬆密度篩檢,骨密度T值為–2.9,確診罹患骨質疏鬆症。醫師指出,一般運動只能增加體力,而負重運動才能確實預防骨鬆。 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主任詹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60歲有糖尿病病史的范先生,日前因出現感冒咳嗽症狀,服用藥物後症狀反而更嚴重,一度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情形,被送至苗栗地區醫院檢查後診斷為肺炎引發急性呼吸衰竭;醫師提醒,千萬別忽視小感冒,有可能導致賠上性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外科蔡孝恩醫師表示,病患罹患的是A型流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