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併發症多 須追蹤到五歲

早產兒併發症多 須追蹤到五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早產兒基金會統計,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早產兒或有特殊合併症的早產兒,比一般足月兒在認知與動作發展上較易發生遲緩情形。醫師建議,早產兒由於併發症多,因此須定期回診追蹤直到5歲,以期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媽媽懷孕週數越短 早產兒併發症機率越大
早產兒未能足月生產,器官多尚未成熟,進而容易出現併發症,包括腦室內出血、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視網膜病變、聽力受損、慢性肺部疾病、開放性動脈導管、壞死性腸炎等;而且,媽媽懷孕週數越短,早產兒發生這些問題的機率就越大。
發育不完全 須在加護病房治療
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怡伶表示,早產兒由於發育尚未完全,因此極易出現併發症;而且早產兒因為呼吸道的力量不夠,需要使用呼吸器,以及腸胃道也無法喝奶,而需要打點滴提供營養,這都必須要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體重不足二公斤需住保溫箱
只要準媽咪在懷孕未滿37週生產的嬰兒,就算是早產兒,然而,還會依據嬰兒的體重來看是否需要住保溫箱;陳怡伶醫師指出,通常新生兒體重未達二公斤,就需要住保溫箱,直到寶寶體重達2200-2300公克,才會讓媽媽帶回家。至於新生兒回家之後,仍需要定期回診追蹤,一直要追蹤到五歲,必須長期觀察其生長狀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9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衛福部食藥署發布,信東生技公司生產「"信東"克痛解注射液30 毫克/毫升」,因發現部分藥品有黃褐色結晶沉澱,廠商須8月19日前回收同批次藥品共4.3萬支,並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與後續矯正措施。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相同藥品在去年也有類似事件啟動回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3歲許先生為模板工人,每天都需搬運重物,最近發現右手肘疼痛,提重物時手臂無力,經理學檢查發現手肘外側有明顯的壓痛點,確診為網球肘,經建議急性期多休息搭配冰熱敷,平時使用護肘加壓帶以及修正握物姿勢後,症狀總算獲得緩解。  肱骨外上髁炎  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與寶寶一起睡覺的習慣嗎?小心恐怕讓讓寶寶暴露於嬰兒猝死及窒息危機中!根據衛生福利部近五年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及嬰兒事故傷害始終列為嬰兒死因前十大之列,主要因與寶寶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國民健康署指出,預防嬰兒猝死症發生,家長應遵守不趴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健保署在數位應用科技再獲肯定,在新冠肺炎爆發時,健保署運用數位科技配合防疫,昨(28)日獲頒數位時代2021年創新商務獎之「評審團大獎」及「最佳管理創新金獎」殊榮,由署長李伯璋代表受獎,同時分享健保署在防疫期間,透過各項資訊科技為民服務的成績。 李伯璋表示,「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