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正與寶寶同睡嗎? 當心暴露「嬰兒猝死症候群」風險

你正與寶寶同睡嗎? 當心暴露「嬰兒猝死症候群」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與寶寶一起睡覺的習慣嗎?小心恐怕讓讓寶寶暴露於嬰兒猝死及窒息危機中!根據衛生福利部近五年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及嬰兒事故傷害始終列為嬰兒死因前十大之列,主要因與寶寶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國民健康署指出,預防嬰兒猝死症發生,家長應遵守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等五招安心睡,讓孩子擁有安全睡眠環境。

避免讓寶寶趴睡 遠離嗆傷或窒息風險

首先就是讓寶寶「不趴睡」,根據研究顯示,趴睡是導致嬰兒猝死症的重要危險因素。國民健康署解釋,寶寶趴睡或側睡,恐讓吐奶逆流的液體進入氣管機會增加,造成嗆傷或窒息風險,因此應讓寶寶採「仰睡」姿勢;此外,父母或照顧者不要躺著在身上哄寶寶睡,避免大人小孩睡著發生翻身窒息或跌落等意外。

遵守同室不同床 避免睡著後蓋覆嬰兒口鼻

國民健康署說明,其次則是「不用枕」,主要因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即能舒適入睡;第三招「不同床」,家長應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避免睡著後身體或被蓋覆嬰兒口鼻造成窒息;第四招「不悶熱」,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最後則是「不鬆軟」,包括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等都不應出現在睡眠區域,床墊也應選擇平滑堅實的材質。

檢視寶寶睡眠環境 讓寶寶擁有良好睡眠品質

遵守寶寶「五招安心睡」原則,不僅能給予孩子安全睡眠環境,也能大幅降低嬰兒猝死風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強調,家長也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新生兒照顧錦囊,其中有「嬰兒猝死防治措施」及「安全睡眠環境」等資訊,以檢視孩子的睡眠環境是否安全,幫助孩子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健康長大。

【延伸閱讀】

不怕患者眼球亂動 「精準微脈衝」白內障手術安全又快速

疫情長期肆虐 預期性焦慮民眾大爆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記得《人到中年,更是理直氣壯》的作者酒井順子就曾形容:所謂中年,就是父母的問題會接踵而來的年紀。而著有《50 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 個老後生活提案》及《50 歲後,也可以過幸福日子》等書的日本精神科醫師保隆就曾提醒:50、60 歲的人,父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共同帶動銀髮族運動風潮,促進國民健康加值,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教育部體育署共同舉辦2019「樂齡運動『銀』向健康」全民運動與健康政策研討會,依照長者生活型態,以創造活躍生活、活躍居家及活躍環境為分項主題,邀請日本、香港、美國教授分享推動銀髮健走、生活化運動及營造友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四歲女童癢到抓破腳底流血不能走路必須包紮紗布!臺中慈濟醫院小兒免疫醫師余孟恭門診發現嚴重個案,就讀幼稚園小兄妹來到門診,病人母親說,兄妹兩歲起出現皮膚症狀,起初只有臉部皮膚小面積泛紅,感覺癢就忍不住抓;四、五歲後皮膚掻癢範圍愈來愈大,掻抓痕跡也愈來愈嚴重。兩兄妹雙雙掻癢...

閱讀詳情 »

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學童間密切互動易使腸病毒於校園間傳播,並可能成為家庭與社區間疫情傳播的橋樑,導致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開學期間,已經新增多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疾管署提醒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務必加強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清潔,並落實正確勤洗手與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以降低幼童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