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正與寶寶同睡嗎? 當心暴露「嬰兒猝死症候群」風險

你正與寶寶同睡嗎? 當心暴露「嬰兒猝死症候群」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與寶寶一起睡覺的習慣嗎?小心恐怕讓讓寶寶暴露於嬰兒猝死及窒息危機中!根據衛生福利部近五年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及嬰兒事故傷害始終列為嬰兒死因前十大之列,主要因與寶寶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國民健康署指出,預防嬰兒猝死症發生,家長應遵守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等五招安心睡,讓孩子擁有安全睡眠環境。

避免讓寶寶趴睡 遠離嗆傷或窒息風險

首先就是讓寶寶「不趴睡」,根據研究顯示,趴睡是導致嬰兒猝死症的重要危險因素。國民健康署解釋,寶寶趴睡或側睡,恐讓吐奶逆流的液體進入氣管機會增加,造成嗆傷或窒息風險,因此應讓寶寶採「仰睡」姿勢;此外,父母或照顧者不要躺著在身上哄寶寶睡,避免大人小孩睡著發生翻身窒息或跌落等意外。

遵守同室不同床 避免睡著後蓋覆嬰兒口鼻

國民健康署說明,其次則是「不用枕」,主要因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即能舒適入睡;第三招「不同床」,家長應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避免睡著後身體或被蓋覆嬰兒口鼻造成窒息;第四招「不悶熱」,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最後則是「不鬆軟」,包括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等都不應出現在睡眠區域,床墊也應選擇平滑堅實的材質。

檢視寶寶睡眠環境 讓寶寶擁有良好睡眠品質

遵守寶寶「五招安心睡」原則,不僅能給予孩子安全睡眠環境,也能大幅降低嬰兒猝死風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強調,家長也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新生兒照顧錦囊,其中有「嬰兒猝死防治措施」及「安全睡眠環境」等資訊,以檢視孩子的睡眠環境是否安全,幫助孩子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健康長大。

【延伸閱讀】

不怕患者眼球亂動 「精準微脈衝」白內障手術安全又快速

疫情長期肆虐 預期性焦慮民眾大爆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郭台銘(永齡基金會)與佛光山等多個民間單位,都表達願意購買國際新冠疫苗入台意願,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已有6間單位提出書面資料,指揮中心已有3位官員,與佛光山代表曾會面交換意見。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包含發言人莊人祥與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已經和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目前最新1項研究表示,透過就寢時聽音樂來放鬆心情,也許可以幫助因為失眠而痛苦的老年人。位於台灣台南的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陳嬿今表示,研究發現音樂療法對於患有睡眠障礙的老年人有改善的效果,研究在線上發表並刊登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你是否曾在皮膚下方摸到1團不會痛的腫塊,假使指頭出點力壓壓看時,會有些許移動。而且,甚至你可能發現不只1顆這樣的腫塊?到診所就診後,醫師告訴你說:「這是脂肪瘤。」那脂肪瘤到底要不要緊?外科專科醫師白映俞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 脂肪瘤的特色 ▸特色1:脂肪瘤可以長在身體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5月30日分別與高端和聯亞,簽訂「國內COVID-19疫苗採購契約」,各先預購500萬劑新冠疫苗,卻遭外界質疑2間公司疫苗都未完成第2期與第3期臨床實驗,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國際間目前主要疫苗,也都在第2期未完成時,陸續在各國完成緊急授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