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另類疫情受災戶!1/3癌症患者不敢上醫院 她舌頭潰瘍忍到險變末期舌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再怎麼怕染疫,身體出現異狀也不能不就醫!彰化基督教醫院就收治一名女子,今年4月開始,舌頭就出現一個潰瘍,整整一個多月沒有好,正準備要就醫時,就碰上5月中本土疫情大爆發,擔心之虞又再擔擱了一個月,潰瘍還變成了一個硬塊,只好從台北南下就醫,一檢查發現,舌頭潰瘍已經演變成舌癌。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表示,臨床觀察到,今年疫情期間有約3分之1的癌症患者,因為害怕疫情,不敢上醫院看診,很多人原本可以早期治療的病灶,一再拖延,導致惡化至癌症末期無法治癒。

該名女子還算幸運,舌癌並沒有演變成末期,在醫療團隊爭取時間下,在一個禮拜內安排所有檢查後,乾淨俐落地將腫瘤移除。儘管期間女子仍十分擔慮疫情期間住院,會不會有染疫風險?經醫師細心解釋「住院中的病人及家屬,皆有採檢PCR,確定沒有染病疑慮才可以入住;此外,所有的員工疫苗接種率高達100%,住進彰基比起上菜市場買菜還要安全多了」才安心,並在術後第5天就恢復良好出院返家。

陳穆寬強調,癌症治療就是在跟腫瘤賽跑,提醒民眾切勿因為疫情不敢就醫,輸在起跑點,延誤病情。更可惜的是,陳穆寬還看過有病人在口腔癌的治療過程中,因為擔心疫情,自行決定中斷治療,最後腫瘤不僅越長越大,還將臉吃出一個大洞,轉變為末期癌症。

醫師提醒,如果出現有口腔疼痛、口腔潰瘍、口腔不明出血、口腔腫塊、頸部腫塊等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切勿自行判斷而延誤病情。

照片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是B、C肝害的… 台灣2成肝癌禍首是「它」!生活中暗藏4大風險

健保一年打掉逾20萬支的「止痛針」出包! 驚現黃褐色結晶、緊急回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已經連續6天新增確百例,全民眼睛都緊盯著、好奇有哪些地方是疫情「熱區」,好躲遠一點。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1)日強調,熱區地點分析相關資訊只會提供給各縣市防疫人員,做為設置採檢站之用,不但中央不會公布,地方也不可以公布熱區,「但看哪裡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民眾注意!食藥署今(21)日上午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資訊,大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豐”力及美壯注射液1毫克/毫升」,經持續性安定性試驗中主成分含量測定結果趨近於原核准規格下限,有1批號(6060701)約1.1萬多支即起全面回收。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爆發院內員工確診以來,全院普篩已經進行2天還沒結束,但台大醫院今(21)日初步給了好消息,強調初步篩檢結果,並無醫護人員呈現陽性反應,相關結果院方皆依規定通報中央,疫情相關資訊待中央統一公佈。 台大醫院上午發出聲明,感謝各界過去2天,對院內少數員工感染Covi...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齊升三級警戒,針對「開車不戴口罩」要不要罰,卻出現各縣市標準不一致的一國多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上拍板定調,若2個人以上同車應配戴口罩;如果是一個人獨自開車免罰,可以不戴口罩。 這兩天網路瘋傳「開車不戴口罩要罰1萬5千元」消息,連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