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體重差很大 注意營養吸收迎頭趕上

早產兒體重差很大 注意營養吸收迎頭趕上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灣每十個新生兒,就有一位是提早報到的早產兒,平均每天都有近55名早產兒出生;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許瓊心常務理事表示,小腳丫需要最細微、精緻與科學化的醫療照護,然而媽咪們對於早產照護的認知不足,這些提早到來的小寶貝,還有很多生理機能其實是尚未發育完全的,因為早產可能使得骨骼、心肺或神經系統等發展受到了中斷,也因此相較於足月出生的寶寶,早產兒寶寶未來有較高的比例面臨骨骼疾病、心智發展落後的危機。(圖說/卉珊出生只有839公克,現在已經健康長大愛唱歌)

許瓊心常務理事表示,照顧早產寶寶要額外地花心思,在營養照護方面,不論是早產寶寶還是足月寶寶,最好的營養選擇當然是母乳,但對於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或有其他營養問題的早產兒,還會需要其他的補充,因為早產兒的營養供應目標是要讓他們達到理想的生長速度。在熱量上的需求,一般足月新生兒至少每天每公斤體重需攝取熱量達到120大卡才可以長得不錯,而早產兒更需攝取每天每公斤體重130到140大卡以上熱量,才能維持理想的生長速率。

國際研究指出,在 8 個月大前未達到追趕成長的早產兒,在嬰兒發展的指標分數較低、頭圍較小、並且出現神經感覺發展障礙的比例較高;反之,若有良好的追趕成長的早產兒,則未來會有顯著較佳的心智動作及認知發展表現。可見早產兒出院後到1歲以前,是追趕成長的黃金關鍵期。因此,尤其是極低體重1500公克以下的早產兒,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AP)建議適度使用特別為早產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補充品。

早產兒基金會提醒,早產兒即便健康出院以後,因為早產兒腸胃道吸收較差、消化也比較不好,返家後常常會有餵食上的問題,加上體重生長與發育息息相關等;因此,仍要注意早產寶寶的營養並顧及生長,因為已有多篇臨床研究指出,只用一般足月嬰兒配方來餵哺早產兒或低體重兒,無法有效地幫助寶寶追趕成長。因此,早產兒家庭可以在專業醫護人員的建議下,選擇專為早產兒設計的營養配方。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28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發布,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患,分別自菲律賓(第814例)、多明尼加(第815)、法國(第816例)入境;當中第816例曾經在法國確診但未就醫治療,後續多次採檢都是陰性,1月1日持核酸陰性報告回台,申請奔喪在台自費採檢檢出陽性。 菲律賓移工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為了國人健康,手搖飲標示從今年1月1日起再進化,除了原本「全糖」、「半糖」之外,業者還需計算粉圓、椰果等配料熱量,清楚標記飲品的總糖量和總熱量,如違反規定,最高可罰400萬元,但部分手搖杯業者並未標示在菜單或牆上,而將標示掛在店門的角落,相當不起眼。 對此,衛福部食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紫豔、芒果黃、抹茶綠、璀璨紅色彩繽紛,口罩款式顏色越來越多,還能與衣服搭配,儘管戴上口罩,依然有造型。但外界質疑部分彩色口罩可能含有致癌「偶氮色料」,食藥署警告,廠商如使用偶氮類染劑,最高將面臨200萬元懲處。 衛福部食藥署品管組科長李思鈺表示,以往稽查醫用口罩,項目...

閱讀詳情 »

癲癇是臨床上不少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多數病人服用一到兩種抗癲癇藥物,可以良好控制病情,少數病人因病灶不斷刺激腦神經放電,或在多種藥物治療下仍常發作,干擾日常生活,影響兒童的成長與學習。長期慢性癲癇傷腦 治療方式選擇多元藉由手術治療,減輕、改善或甚至根治癲癇的發作,降低或免除抗癲癇藥物的使用。臺中榮總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