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易緊張、恐懼未來?營養師建議補充這些營養 穩定情緒

易緊張 恐懼未來?營養師建議補充這些營養 穩定情緒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經常害怕期待,達不到目標嗎?或是設下了工作上的業務目標,希望能通過考試,卻又擔心自己失敗?營養師賀菡懿表示,除了心理因素,生理的因素也可能出現情緒不穩,莫名恐懼的狀況,建議補充維生素B6、維生素D、鋅、鎂等營養素,可以幫助改善相關問題。


營養師賀菡懿在FB「功能醫學營養師Lucy」發文指出,健康的心態是可以透過訓練、學習、諮商來建立,例如培養正向思考能力,或是像我總是先預設了最糟情況,剖析成功率,為失敗先做好準備,並學習經驗,為下一個成功做準備。


賀菡懿進一步指出,大部分情緒問題當然是最好先跟有信任感的親友前輩討論,或是尋求專業的諮商,幫助自己走出陰霾。同時,從功能醫學來看,有些生理問題也可能造成情緒不穩定。


神經傳導物失衡


血清素不足,不僅僅影響憂鬱,也可能跟焦慮、恐慌、強迫行為有關。多巴胺過低,也有可能會造成疲倦、退縮、不願行動的感受。透過補充維生素B6、維生素D、鋅、鎂 等等營養素可以幫助神經傳導物回歸平衡。如果自覺狀況已經嚴重的話,還是建議尋求身心科的協助喔。


腎上腺疲勞


疲勞不僅僅是累,也會造成心很累。疲倦問題讓人裹足不前,擔憂未來發生無法預期的狀況,目前體能無法處理突發壓力事件。長期補充草本適應原,可以調節身體處理壓力的能力。


荷爾蒙不足


一般成人在35歲後會逐漸面臨荷爾蒙代謝不佳 的狀況,有些人過了45歲出現早衰,荷爾蒙分泌不足,像是女性缺乏黃體酮,男性睪固酮濃度偏低等等,不只是影響生殖能力,對情緒也有很大的影響。


最後賀菡懿說明,現代社會腳步快,容易造成情緒不穩的狀況。站在功能醫學的立場,推薦大家在心理諮商或身心科藥物使用外,也可以檢查自己是否有相關營養素缺乏、腎上腺疲勞、或是內分泌失衡問題,從根本改善問題,打造健康的體質。


更多NOW健康報導
▸蔡英文總統預告制定《再生醫療三法》 盼加速產業發展
▸頭頸癌又稱「最短命癌症」 常見5大警訊有症狀速就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研究顯示彰化很安全,台灣也很安全!」為釐清2-3月台灣疫情高峰感染情況,彰化縣抗體血清調查報告27日結果出爐,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表示,針對4814名極可能感染的高風險族群,抗體陽性率僅萬分之八點三,強調彰化縣社區很安全。另外,18名感染者在百天後都測出具保護力的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民眾上班、讀書勞累,作息不正常,飲食不均衡,甚至運動量也很低,免疫力容易低下,讓感冒病毒有機可趁。有民眾為了趕快痊癒,聽信謠言「感冒藥加咖啡效果會更強」,食藥署對此強調,咖啡是常見的飲品,會與某些藥物形成交互作用,產生不良反應,不宜與藥品同時併服,且咖啡過量可能會導致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從事木工師傅的A先生,他懷疑自己可能因為吸入過多強力膠或甲醛,導致嚴重頭暈、出現平衡感異常,一直無法治癒,直到2018年3月到台北榮總檢查後,才確診為小腦萎縮症,但西醫治療並無特效藥。今年6月轉而尋求中醫治療,經過中醫治療不到2個月,頭暈症狀、全身關節痠痛已多有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暑假逼近尾聲,許多幼兒園、小一生都是第一次到新學校,結果許多孩子晚上睡到一半,就起來大哭、尖叫,怎麼也安撫不下來,有家長分享這時要趕快叫醒他,孩子做惡夢了,但有些孩子卻是越叫越崩潰,讓父母擔心會吵到鄰居。中醫師王翊錞表示,這種小兒夜驚,可能是身體不適,或是白天、睡前過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