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易緊張、恐懼未來?營養師建議補充這些營養 穩定情緒

易緊張 恐懼未來?營養師建議補充這些營養 穩定情緒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經常害怕期待,達不到目標嗎?或是設下了工作上的業務目標,希望能通過考試,卻又擔心自己失敗?營養師賀菡懿表示,除了心理因素,生理的因素也可能出現情緒不穩,莫名恐懼的狀況,建議補充維生素B6、維生素D、鋅、鎂等營養素,可以幫助改善相關問題。


營養師賀菡懿在FB「功能醫學營養師Lucy」發文指出,健康的心態是可以透過訓練、學習、諮商來建立,例如培養正向思考能力,或是像我總是先預設了最糟情況,剖析成功率,為失敗先做好準備,並學習經驗,為下一個成功做準備。


賀菡懿進一步指出,大部分情緒問題當然是最好先跟有信任感的親友前輩討論,或是尋求專業的諮商,幫助自己走出陰霾。同時,從功能醫學來看,有些生理問題也可能造成情緒不穩定。


神經傳導物失衡


血清素不足,不僅僅影響憂鬱,也可能跟焦慮、恐慌、強迫行為有關。多巴胺過低,也有可能會造成疲倦、退縮、不願行動的感受。透過補充維生素B6、維生素D、鋅、鎂 等等營養素可以幫助神經傳導物回歸平衡。如果自覺狀況已經嚴重的話,還是建議尋求身心科的協助喔。


腎上腺疲勞


疲勞不僅僅是累,也會造成心很累。疲倦問題讓人裹足不前,擔憂未來發生無法預期的狀況,目前體能無法處理突發壓力事件。長期補充草本適應原,可以調節身體處理壓力的能力。


荷爾蒙不足


一般成人在35歲後會逐漸面臨荷爾蒙代謝不佳 的狀況,有些人過了45歲出現早衰,荷爾蒙分泌不足,像是女性缺乏黃體酮,男性睪固酮濃度偏低等等,不只是影響生殖能力,對情緒也有很大的影響。


最後賀菡懿說明,現代社會腳步快,容易造成情緒不穩的狀況。站在功能醫學的立場,推薦大家在心理諮商或身心科藥物使用外,也可以檢查自己是否有相關營養素缺乏、腎上腺疲勞、或是內分泌失衡問題,從根本改善問題,打造健康的體質。


更多NOW健康報導
▸蔡英文總統預告制定《再生醫療三法》 盼加速產業發展
▸頭頸癌又稱「最短命癌症」 常見5大警訊有症狀速就醫

相關推薦

這幾個星期連續接到朋友們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詢問電話,雖然討論這些相關議題是個很輕鬆的事,但是我真的覺得這幾天來,自己被這些朋友的情緒所影響了,大家彷彿都出現了焦慮感。這樣子真的不太好。生活要開心,心情才會美麗,身體才會健康。 很巧的有幾個朋友都問到活性碳的問題,食安問題嚴重,連活性碳這種東西也漸漸被...

閱讀詳情 »

(示意圖,來源) 孩子喜歡玩水是天性,每次洗澡的時候都會特別開心,夏天到了,也不怕著涼,所以洗澡的時間相對來說要長很多。經常是抱也抱不出來。"有時候父母可能就會想,孩子喜歡玩就讓他玩會吧,於是有些家長就會離開做別的事情去了。 之前,有位奶奶在給八九個月的小孫子洗澡時,因為聽到門鈴響而去開門,就那麼...

閱讀詳情 »

二、三十歲的你,是不是總覺得自己正慢慢老去?微微運動就遭到全身抗議?我們來讀一個可能會讓人深受刺激的故事。出生於1923年4月4日的Phyllis Sues,可謂有著紀錄片+故事片般的人生。她於1986年至1992年在美國空軍服役,海灣戰爭期間,曾是C-141運輸機機務長。 她在50歲創立了自己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