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春季溫差大 萬一急症牢記FAST保命符

春季溫差大 萬一急症牢記FAST保命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正逢春季,氣溫變化大,保暖冬衣可別急著收起來,尤其這幾天不時有鋒面通過以及大陸冷氣團南下,低溫一下子就下降到12至13度,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感冒;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應注意,務必做好三高控制,和保暖措施,以免因為溫差過大促使心血管疾病發生。

長者或肥胖者 建議避免清早外出運動

尤其一天當中,清晨5到6時以及晚上8到9時的兩個時段,最為危險,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抽菸、肥胖者,甚至曾有中風等民眾,都應避免清早外出運動,且晚餐後也不要立即外出,至少隔一小時後,等消化完再運動較佳;邱淑媞指出,外出時應選擇多層次穿著,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

出現疾病徵兆 應把握黃金治療期

一旦出現任何疾病徵兆時,就應立即把握黃金治療期,像是突然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這時應立即就醫治療。若出現中風徵兆,則應牢記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1)「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看兩邊的臉是否對稱。(2)「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3)「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4)「T」就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做好防護措施 減少低溫傷害

包括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面對氣溫驟降,一定要確實做好保暖措施,減少血壓變化的可能性;邱淑媞提醒,控制血壓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平時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開始,且保持愉快心情,做好防護措施,就能減少低溫對健康的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0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惡性的腦癌,目前無有效療法,患者平均存活只有1年多;最新研究發現,常用的抗憂鬱藥「單胺氧化酶A」,能有效降低癌細胞增殖,並提高免疫反應,可望開啟治療腦癌的新頁。 治療腦癌大突破 中央研究院士、南加州大學台灣轉譯研究中心主任施陳景虹,帶領研究團隊致力常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鹽酥雞、炸雞、燒烤,美食當前,誘惑無法擋,但隱藏在背後的健康危機,往往被忽視,大腸癌近年來已默默成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一名,許多腸癌藥物,療效卻都相當有限。有鑑於此,中研院研究團隊先成功鑑定出能與腸癌專一性結合的「標靶胜肽」,再進一步開發能攜帶二種抗癌藥物的微脂體,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健保署公布,去年國人海外就醫核退費用統計,金額高達3.4億元,為近3年最高。其中以在中國大陸就醫件數、費用最多,約占8成、2億4千萬元。 國人海外就醫 中國大陸金額居冠 健保署統計,去年國人申請緊急醫療費用海外就醫國家,以中國大陸就醫件數最多,占8成以上,依次為泰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帕金森氏症好發於老年人,臨床以手抖、動作慢、四肢僵硬等症狀診斷,但容易與中風、失智症混淆;北醫利用3TMRI可清楚看到患者腦部的黑質區,當發現「燕子尾巴消失」代表罹病,準確率可達9成5以上。 好發中老年人 據統計,國內約有3萬名以上帕金森氏症患者,常見好發於6、70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