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上吃優格,代謝減重加倍?營養師:這3種眉角要注意

為了促進腸道蠕動,順便提升代謝力,有助嗯嗯順暢,早餐吃優格是不錯的好點子。甚至連日本女星小天后西野加奈,都曾經分享吃優格幫助減肥的經驗。不過,網路上傳說,吃優格最好晚上吃,能使減重力大升級,是真的嗎?到底優格白天吃好?還是晚上吃比較好?來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晚上吃優格,代謝減重加倍?營養師:這3種眉角要注意

吃優格好處多:保護胃部、調節過敏等

優格是屬於「發酵乳」的一種,以原料生乳接種活性乳酸菌發酵而製成,含有有益人體健康的益生菌。提到吃優格對於人體健康的好處,一般人熟知除了能保護胃部、改善過敏、維持免疫平衡,甚至有研究指出有助預防食物過敏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表示,「益生菌」在學術上的用詞為「probiotics」,目前probiotics的定義可為 "活的微生物,可改善宿主(如動物或人類)腸內微生物相的平衡,並對宿主有正面的效益";經過科學家近四十年來的研究,有些益生菌的功效比原先的定義更為廣泛;而益生菌主要所指的即是乳酸菌和部分酵母菌。

當攝取乳酸菌時,有以下4大注意重點需要注意:

1.天天攝取:因為再好的乳酸菌也無法在腸道中久駐,要天天補充,每天至少補充幾十億的優質乳酸菌。

2.餐後攝取:因為用餐後,胃部的酸度較低,乳酸菌比較能夠活著通過胃部,到達腸道。

3.慎選產品:要注意產品使用的是什麼菌?菌數有多少?建議選購產品時,如果是發酵乳品,最好選擇知名品牌;還有通過衛福部健康食品認證,這樣的產品所用乳酸菌的保健力,才有保證。如果是粉劑、膠囊類的保健產品,你要選菌種標示清楚、有研究團隊,以及可提供學術資料的產品為宜。由於保健食品良莠不齊,所以,選購時特別需要睜大眼睛。

4.注意保存條件:乳酸菌不耐熱、不耐氧氣。醱酵乳必須保存在低溫,開瓶後宜盡快喝完,不要開了一大瓶,放在桌上,由早喝到晚;保健產品也要注意保存溫度,不要長期放在高溫環境。

晚上吃優格,代謝減重加倍?營養師:這3種眉角要注意

優格是屬於「發酵乳」的一種,以原料生乳接種活性乳酸菌發酵而製成,含有有益人體健康的益生菌。

晚上吃優格,代謝減重加倍?營養師:這3種眉角要注意

吃優格助減重,要注意含糖量。

營養師洪若樸表示,近十多年來有關乳酸菌對人體有益的科學證據,已漸漸得到認可,台灣人才開始接受乳酸菌發酵的產品。但是,想利用吃優格來達到清腸胃、提升代謝、助減重的好處,以下有3個「眉角」也要注意:

【吃優格助減重3眉角】:

1注意含糖量:

要注意市面上大多數的優酪乳產品有添加糖,是因為乳酸菌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乳酸,導致優酪乳的原始風味難以被國人接受。然而隨著飲食西化對健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優酪乳的含糖量也因此被提出來檢視。

2.補充益生菌所需養分:

除了吃進益生菌,也要補充益生菌所需的養分,是否有足夠的「益生原」,益生原是益生菌的食物,包含蔬菜、水果、膳食纖維,有助於益生菌生長,才能讓益生菌活下去,在腸道中發揮正常作用。

3.優格取代部份食材:如同吃代餐的概念,三餐只選一餐以優格取代部分食材,其他碳水化合物、蔬菜等食物仍然要均衡攝取,例如:在三餐中選擇一餐吃優格佐生菜沙拉。

營養師:晚餐時吃一點優格,輕鬆代謝、人變輕盈

到底早上吃還是晚上吃優格,對於減重效果會比較好?一般人都是在早上吃,其實,如果在晚上吃優格,也更能幫助提高身體新陳代謝,由於晚上9點之後,身體各器官已經進入排毒時間,趁晚餐時吃一點優格,其中益生菌就能在睡覺中慢慢發揮調整腸内環境的作用,幫助毒素於隔天早上經由糞便或尿液排出體外,這樣就更有輕鬆代謝、人變輕盈的感覺。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01/690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53歲的王爸爸在年輕當兵時出現下背痛困擾,起初以為是當兵太操勞不以為意,結果下背痛竟持續超過二十年。曾經服用過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後來背部彎曲駝背,只能低頭走路,只好求診骨科並進行脊椎矯正手術,但仍無法改善症狀,最後靠殘障手冊過活。沒想到前幾年兒子當兵也出現下背痛,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網路上流傳了一張「國際孤獨等級表」,並將孤獨劃分為十級,上榜的不只有一個人去咖啡廳、一個人看電影,居於首位的一個人動手術,更讓網友直呼:孤獨最高等級!雖然表格以趣味性居多,但也讓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海扶刀中心負責人鍾國騰醫師發文分享,不久前就有一位子宮肌瘤患者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由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專業刊物《HR Asia》頒發的HR Asia Award 「2021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台灣拜耳於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台灣少數獲獎的生命科學跨國公司。 台灣拜耳總裁楊玉蘭表示:「我們注重員工的福祉,創造個人獨一無二、豐富多彩且意義非凡的職業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50歲的乳癌患者陳媽媽(化名),近日發現走路容易喘、很容易沒力,檢查發現原先的早期乳癌已轉移至肺部,意志力堅強的她「我想活久一點」是腦中唯一的想法,卻一度接近被化療引起的疲憊不適所擊敗,抽血數值常低於標準而遭治療「退貨」,被迫拖長間距,經妥善處理癌疲憊後,相關數值明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