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婚與遲育 影響的不只準媽媽

晚婚與遲育 影響的不只準媽媽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

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6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4歲,女性30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0.8歲,其中年齡35歲以上者達21.3%,顯示國內晚婚與遲育現象普遍,衍生許多不孕問題,透過醫療技術進行人工生殖的夫妻也隨之增加。

高齡易不孕 胎兒先天缺陷風險增

因晚婚、遲育衍生高風險姙娠與不孕問題,國民健康署呼籲青年人適齡婚育,避免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增加,且隨著準媽媽年齡升高,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發生其他先天缺陷的發生率也隨之提升。

提供至少10次產檢 提升孕期健康

為提升孕期健康,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另外,為防治遺傳性疾病,對34歲以上、本人或配偶罹患或家族有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孕婦血清篩檢疑似染色體異常之危險機率大於1/270者、經超音波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者、胎兒疑似基因疾病等高風險孕婦,提供產前遺傳診斷及遺傳性疾病檢查。

若夫妻在沒有任何避孕措施,且有規律性生活,經過一年以上仍未懷孕,就可能是不孕,夫妻雙方要及早一起就醫,如經醫師診斷為不孕症,需人工生殖協助,可於國民健康署網站人工生殖專區查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38歲媽媽晚婚,頻頻求子不順,過去曾有兩次流產和一次臍帶繞頸胎死腹中的經歷,但仍未打消生孩子念頭,最後總算生下健康的兒子,為此還請了三年育嬰假親自照顧,但因殺童案頻傳,導致這名媽媽非常害怕帶孩子外出,還要求保母只能把孩子留在室內禁止外出。 帶孩子外出恐慌不已 竟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1名15歲國中生,常常日夜顛倒念書,一年多前左邊眉毛漸漸變白,且逐漸擴散到眉毛下的皮膚、睫毛等,還被同學嘲笑是白眉書生,讓他不但不敢照鏡子,甚至自信全失,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為白斑症合併白毛症;台中光田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吳文宏指出,透過自費接受黑色素顯微移植手術後,已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我正在洗頭,突然感覺頭好痛,從來沒有這麼痛過!」回想起到院前狀況,67歲的陳女士仍然心有餘悸。日前因為突如其來的劇烈頭痛,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急診求醫,經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原來陳女士顱內有一個已經破裂出血的動脈瘤,經過醫療團隊的全力搶救,預後狀況良好。 每4個動脈瘤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一名76歲的王姓男患者,和妻子居住在偏遠鄉鎮地方,以務農為生,唯一嗜好只有抽菸並偶爾小酌;去年開始感到容易疲累,且常常因為腹漲導致胃口不好,年底時發現左上腹位置腫起來,且越來越大,經檢查後確認肝臟內有兩顆腫瘤,為肝癌第四期,癌細胞還從肝臟沿著靜脈擴延到心臟右心室,因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