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期肺腺癌別放棄! 第三代標靶藥可救

晚期肺腺癌別放棄! 第三代標靶藥可救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晚期肺腺癌有救了!第16屆世界肺癌年會在美國舉行,針對晚期肺腺癌有突破性的研究發現,使用第三代肺腺癌標靶藥治療的患者,7成腫瘤受到抑制,疾病控制率高達9成,副作用更大幅降低。
這項跨國研究共收治210名晚期肺腺癌,且EGFR基因二次突變患者,第二期研究發現,使用第三代肺腺癌標靶藥治療的患者,7成患者腫瘤受到抑制,9成疾病獲得有效控制,約有7成受試者繼續服用藥物,而皮疹、腹瀉等副作用也較低,預計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會超過存活1年。
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新增1萬多名肺癌患者,8成是非小細胞癌,其中5成是肺腺癌。其中對於EGFR及ALK突變呈現陽性的標靶治療,是目前的標準治療方案,但約使用9至11個月後,便會產生抗藥性,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第三代肺腺癌標靶藥的發展,對晚期肺腺癌患者是一項好消息。
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此項研究中女性占7成,包含23名台灣人,證實第三代肺腺癌標靶藥物對亞洲人有效,尤其是對對於EGFR標靶已有抗藥性及T790M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更具有較佳的治療效果,可望做為晚期肺腺癌的第一線治療藥物,或使用EGFR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後的接力治療藥物。
此標靶藥物,目前已進行第三期臨床研究,預計明年上半年在美國上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17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肥胖是一種慢性發炎狀況,低度發炎造成了肥胖,也增加得到慢性疾病的風險,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發炎和肥胖之間是否存在相向關係?體重增加已知同時增加全身發炎反應,但發炎是否也會造成肥胖呢?許多研究因此發展出預測體重是否會增加的發炎指標模式。飲食型態 會調節發炎反應曾耀賢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巴金森氏症發生率 隨年齡逐漸增加巴金森氏病是神經退化疾病盛行率第二名,盛行率約千分之一,僅次於阿茲海默症,以50至79歲為高危險族群,男女發病率約為5比4;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的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早期症狀包括手部震顫、肢體僵硬及動作遲緩等運動障礙,但因容易控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高齡88歲的徐先生,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及心房纖維顫動,日前因暈眩、嘔吐到急診求診,檢查發現有硬腦膜下出血症狀,合併心室心搏過緩;醫師考量病患年事已高,採取微創方式植入「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手術僅花30分鐘、術後2天即出院,讓徐先生重拾健康生活。病患高齡、多種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美食當前卻吞不下?根據國內研究指出,台灣社區有將近21.8%65歲以上長者,每週至少3次有進食嗆到的現象;另外,則有12.8%經評估為吞嚥異常,即每10個高齡者可能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爰此,國健署與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共同呼籲,長者應透過加強吞嚥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