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期胃癌不要怕 積極治療能戰勝

晚期胃癌不要怕 積極治療能戰勝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日前舉辦「甘胃人生——胃癌手術病友會」,許多病友到場獻上鮮花,感謝彭正明主任救命之恩。64歲的李先生,胃出血長達半年時間,最後就醫發現胃癌第4期,而且轉移骨頭、肝臟;所幸,醫療團隊積極治療下,病情才得以好轉。

李先生說,胃潰瘍、胃出血的症狀已持續半年之久,某天早上突然痛到受不了,才到醫院就醫,結果確診為胃癌第4期。他說,感謝彭正明主任及醫療團隊的幫助,才能順利切除腫瘤,並使用1年半的標靶藥物繼續治療,不然這條命早就沒有了。

國人十大癌症 胃癌排名第7

國人胃癌發生率持續攀升,根據衛生福利部2014年國人十大癌症資料統計,共有3786人罹患胃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有10.4人,癌症發生人數排名第7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表示,國人胃癌中以胃腺癌最常見,臨床上,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癌的第一步,再搭配電腦斷層檢查,評估癌細胞侵犯程度,以及是否有淋巴結轉移,以及肝臟、胰臟、脾臟、大腸等腹腔器官轉移。

90歲高齡胃癌患者 積極治療成功抗癌

彭正明主任曾收治高齡90歲老先生,同樣因為胃出血症狀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胃癌第3期,由於年紀較大,原本在其他醫院採取緩和性的藥物治療,但轉到中山附醫經由彭主任評估後,認為適合進行手術治療,最後採取達文西微創手術,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目前持續追蹤中。

晚期胃癌治療準則 標靶藥物副作用低

彭正明主任說明,目前晚期胃癌若無法進行手術,則採取姑息性胃切除術,以打通阻塞部位、控制出血為目的;若是轉移性胃癌,針對體力好的病患,醫師可能會合併二種化療藥物治療,以提高治療反應率,但需注意副作用也比較高。

近年上市核准的另一種治療方式,就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因為可針對癌細胞做專一性的攻擊,降低對正常組織的傷害,因此也能明顯降低副作用,讓病患更有意願積極治療;而目前在胃癌治療上,不論第一線或第二線皆有不同標靶藥物,患者可積極與醫師討論溝通,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胃癌治療方式多元 積極治療戰勝癌症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胃癌治療更趨於完備。彭正明主任強調,雖然晚期胃癌無法治癒,但仍有部分患者可以延長存活,呼籲患者勇敢接受治療,交由專業的醫療團隊診療,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等,積極接受治療才能成功對抗癌症,爭取存活時間。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6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53歲的王爸爸在年輕當兵時出現下背痛困擾,起初以為是當兵太操勞不以為意,結果下背痛竟持續超過二十年。曾經服用過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後來背部彎曲駝背,只能低頭走路,只好求診骨科並進行脊椎矯正手術,但仍無法改善症狀,最後靠殘障手冊過活。沒想到前幾年兒子當兵也出現下背痛,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網路上流傳了一張「國際孤獨等級表」,並將孤獨劃分為十級,上榜的不只有一個人去咖啡廳、一個人看電影,居於首位的一個人動手術,更讓網友直呼:孤獨最高等級!雖然表格以趣味性居多,但也讓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海扶刀中心負責人鍾國騰醫師發文分享,不久前就有一位子宮肌瘤患者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由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專業刊物《HR Asia》頒發的HR Asia Award 「2021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台灣拜耳於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台灣少數獲獎的生命科學跨國公司。 台灣拜耳總裁楊玉蘭表示:「我們注重員工的福祉,創造個人獨一無二、豐富多彩且意義非凡的職業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50歲的乳癌患者陳媽媽(化名),近日發現走路容易喘、很容易沒力,檢查發現原先的早期乳癌已轉移至肺部,意志力堅強的她「我想活久一點」是腦中唯一的想法,卻一度接近被化療引起的疲憊不適所擊敗,抽血數值常低於標準而遭治療「退貨」,被迫拖長間距,經妥善處理癌疲憊後,相關數值明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