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個就有一個! 大學新鮮人「心」傷

三個就有一個! 大學新鮮人「心」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開學兩個月,剛升上大學的新鮮人,面對有別於以往的讀書環境、學習方式及同儕關係,是否已適應了?根據「美國心理學會」2018年9月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球八個工業化國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大學新鮮人,表現出符合診斷的精神疾病症狀。

僅20%尋求協助 新環境適應壓力大 

該研究結果發表於《異常心理學期刊》,由哥倫比亞大學研究者以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心理衛生國際大學生倡導計劃」的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六種心理健康疾病中至少出現一種心理疾病,呈現了全球心理健康問題。然而,先前研究指出僅有15~20%的學生會尋求諮商中心的協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上述研究呈現了全球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大學新鮮人常見的憂鬱症。原因可能來自於父母對他們過度的期待,像是年滿18歲應該要獨立自主、負擔自我的生活及責任等,對於剛離開高中生活,多數可能北上或南下,遠離原有家庭的大學新鮮人,立刻需獨自面對生活中的食衣住行,這些期待在現實與理想的差異下,往往變成一種適應上的壓力,而高中、大學校園輔導資訊沒能連貫,則易造成有輔導需求的大學新鮮人,面臨協助的空窗期。

轉銜輔導機制 接續協助身心調適

全國聯合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胡延薇表示,年輕人容易高估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無法客觀評估實際狀態,等到求助時往往情況已經很嚴重,建議校方可採取系統合作方式,針對新生家長,提供大學生常見問題,讓家長瞭解若孩子有狀況可以如何因應。

全國聯合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胡延薇表示,教育部去年開始,已設立學校轉銜輔導機制,讓高中階段接受專業輔導的青少年,於畢業離校前只要家長同意並填寫轉銜輔導通知單,大學端就可以接續輔導,藉此讓憂鬱、焦慮、拒學,嚴重失能的青少年,在大學畢業前達到良好的身心適應狀況。

高風險預防性會談 建置線上輔導資源

胡延薇提醒,應檢視現階段大專院校諮商人力的配置是否足夠,目前新生入學的憂鬱症篩檢,除了初步的診斷找出需要協助的大學新鮮人,當發現高危險群時可提供預防性的會談,更能有效提供心理諮商、轉介、醫療等協助。

胡延薇也建議,未來應積極建構線上輔導資源系統,以減輕大專院校諮商輔導的服務量,且因網路的匿名性、便利性,讓更多人願意瞭解自我身心狀況,並願意近一步尋求網路上的諮詢或相關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3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安心好孕:江守山醫師教你遠離毒素,健康受孕、養胎、坐月子 ﹝台北訊﹞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國人普遍都已經有飲食、居家應該遠離毒素的觀念,也時常遇到對飲食和環境最敏感的孕產婦向他詢問如何選擇。他從腎臟科專科醫師的「防毒」觀點,提醒大家注意現代飲食與環境毒素對孕產婦、胎兒和嬰兒健康的影響。江守山說,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戴奧辛雞蛋事件讓民眾對雞蛋特別敏感,日前就有一則有關吃雞蛋中毒的影片,指出用水清洗後的雞蛋會變質,而且蛋黃會散掉,還發出腥臭味,吃這種雞蛋就會中毒;營養師指出,因為雞蛋外殼會有一層薄膜,若是用水將這層薄膜洗掉,會有細菌入侵。 雞蛋殼沒有密閉會呼吸 營養師林佳靜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保有條件給付C肝口服新藥,今年1月24日起跑,卻是雷聲大、雨點小,上網登錄且核准用藥人數,遠不如預期,達成率僅六成多,開業診所廖朝聖醫師認為,原因在於開放條件過於嚴格,至診間詢問的病患眾多,但能夠符合資格者,卻少之又少,「一定得是病情嚴重,才能用嗎?」 健保第一階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少人會趴在桌上睡午覺,一覺醒來,不是手發麻就是腳發麻,但是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不過,卻有人出現腳趾發麻的症狀一直都好不了。醫師提醒,腳趾發麻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神經受傷,最好是及早就醫檢查,才能對症治療。 衛福部桃園醫院復健科主任葉圜叡表示,腳會麻的原因很多,最常見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