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智慧化胰島素幫浦治療 糖友可精準控糖

智慧化胰島素幫浦治療 糖友可精準控糖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全球15歲以下孩童與青少年,患有第1型糖尿病的盛行率為0.02%,且罹病人數正逐年增加!而自行施打胰島素對糖友們來說是一種挑戰、恐懼。為此,就有學者針對第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幫浦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其能有效降低糖化血色素,不僅讓糖友的血糖更為穩定,同時也能幫助減輕照護者的心理負擔。

胰島素治療因人而異 這兩種最符合生理需求

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劉智軒表示,第1型糖尿病患因胰島素分泌絕對缺乏,而需要注射皮下胰島素。一般胰島素的皮下注射可分為連續性皮下胰島素輸注、一天多針胰島素皮下注射、一天兩針或三針胰島素皮下注射等方式,其中連續性皮下胰島素輸注與一天多針胰島素皮下注射是最符合生理需求,但因每位病患的年齡、體質、工作、飲食、生活習慣、家庭環境、支持系統、恐懼注射等特質,所以其能接受的胰島素治療也會因人而異。

新型胰島素幫浦注射 針劑最小單位可到0.025   

劉智軒醫師解釋,因胰島素的需求量也會因日夜而有不同,像是日間活動量大,胰島素分泌較敏感,低血糖的風險就會增加;夜間活動量低,生長激素分泌旺盛,所以須給予病友劑量較多的胰島素。而最新連續動態智能胰島素幫浦不僅施打總劑量比傳打施打針劑減少25%,更能使患者的血糖穩定,降低低血糖導致昏迷的風險,其注射針劑最小單位可到0.025,這對小病友而言,更可達到精準的治療效果。

不怕半夜低血糖 新型胰島素幫浦用量更精準

此外,劉智軒醫師也提到,這種連續動態智能幫浦不僅可以隨時看到血糖趨勢,在身體發生低血糖前便停止輸注胰島素,以避免發生低血糖事件發生;更重要的是,使用最新連續動態胰島素智能幫浦,除了劑量精準方便調整,人工智慧功能可以幫助患者事先預設多種提醒,可說是為每個病人量身訂做屬於自己的胰島素施打模式,這對於長期需要施打胰島素的糖友來說,確實是莫大的福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6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歲末寒冬之際,國泰醫院發起「寒冬送暖物資募集」活動,幫助華山基金會、勵馨基金會服務的弱勢、偏鄉民眾,募集所缺乏的禦寒衣被、食糧、民生用品及兒童讀物等,期望藉此號召更多人行善,共同關懷弱勢族群。73歲的陳爺爺,50年前因工作意外左手斷掌無法謀生,長期久睡廟外板凳,冬風冷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20歲的年輕男性,本身就有過敏性鼻炎病史,長期飽受鼻塞、打呼所苦,其中又以鼻塞症狀最為嚴重,進而導致睡眠品質差,連帶影響白天上課   精神;雖然有至診所接受不同藥物及鼻噴劑治療,但症狀緩解效果卻有限。日前,輾轉至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耳鼻喉科門診就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紫爆不再只是空污問題,同時也是提高肺癌死亡率的禍首!據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指引指出,若長期暴露在PM2.5濃度高達35μg/m3的環境之下,肺癌死亡率將提高15%;而台灣平均PM2.5濃度高達40.6μg/m3 ,因此肺癌患者生命備受威脅!醫師呼籲,目前越來越多新藥物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皮膚又乾又癢,讓不少人深受困擾,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台灣有超過200萬人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中孩童與青少年更是大多數,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濕敷療法」源自於1970年代,透過濕敷減緩不適,現代醫學也以此借鏡,搭配上保濕產品或藥物,達到舒緩皮膚紅、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