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消耗一粒肉粽熱量需慢跑10公里 善用無糖口香糖降口慾

全台肥胖危機端午逆襲!營養師籲體重管理333

消耗一粒肉粽熱量需慢跑10公里 

善用無糖口香糖降口慾 端午吃粽不增重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日前公布全台粽子熱量調查,讓不少民眾驚覺每年歡慶佳節的同時吃下的熱量竟是高得嚇人!根據資料顯示,一粒傳統肉粽約為550至700大卡1,以一位體重60公斤民眾為例,約需慢跑1.2小時2(約10公里),或跳2.3小時的有氧舞蹈3,才能消耗完其熱量。端午節不少民眾以肉粽為三餐主食,面對美味當前,民眾該如何對抗肥胖危機,在享用美食之際又能同時控管體重?榮新診所李婉萍營養師提出體重管理333的健康新概念,並與民眾分享三餐餐間的健康零食新選擇,當主餐熱量攝取過高時,餐後可利用無糖口香糖,幫助降低口慾並減少熱量攝取,端午吃粽不增重!

 消耗一粒肉粽熱量需慢跑10公里 善用無糖口香糖降口慾


6成民眾善用無糖口香糖 熱量日少550大卡 

營養師籲體重管理333 享受美食無負擔 

 

每到端午節,美味可口的粽子琳瑯滿目,但美食的背後往往潛藏著高熱量危機!根據pollster波仕特線上調查統計,近五成的民眾認為體重過重的原因是多吃了正餐外的食物4,如高熱量的零食和宵夜。若正餐也攝取高熱量食物,一天將吃進數千大卡的熱量,造成體重直線上升!此外,調查也發現近6成民眾為方便有效地做好體重管理,會利用咀嚼無糖口香糖5,幫助抗拒零食誘惑。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一粒肉粽約有550至700大卡,熱量相當於2大片炸雞排,一餐食用兩粒粽子就等於一次吞下4大片炸雞排!端午節時許多民眾會以粽子作為正餐主食來源,此時正餐的熱量攝取已偏高,若嘴饞想吃零食時更需慎選食物,建議民眾可嘗試最新的健康新概念『體重管理333』,3餐均衡飲食、一周運動3次、3餐飯後嚼食無糖口香糖,降低口腹之慾,同時減少熱量攝取,臨床實驗上平均一天可減少550大卡的攝取,持續半個月便能減少1公斤、一個月即可減少2公斤。」近來許多國內外的研究皆發現,咀嚼無糖口香糖有相當多的益處,特別是體重管理方面,根據國際知名電子期刊「Elsevier」所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發現6,在午餐過後3小時內,嚼食口香糖會讓人比較不容易有飢餓感、並明顯降低想吃甜食的慾望,飽足感也較易維持,對於忙碌生活的現代人而言,是相當方便輕鬆的體重管理方式,並不失為健康零食的新選擇!

 

肥胖危機成為全球公敵

國人肥胖問題嚴重 不可不慎!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肥胖列為世界傳染病「全球肥胖症globesity」7,並提醒世界正視肥胖問題及對人類健康所造成的傷害,根據臺灣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調查顯示:臺灣成年男性約超過半數有過重或肥胖問題(約占51%),成年女性也每三人就有一人有肥胖問題(約36%)8,而教育部資料9也顯示平均每4個小學生就有1個過重,每3個男童就有1人肥胖,肥胖兒童容易發生性早熟現象,並有二分之一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肥胖青少年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更是高達三分之二!未來都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潛在病患,國人不可不慎!

 

如何吃得健康並做好體重管理已成為全民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餐後黃金10分鐘之內咀嚼無糖口香糖20分鐘,做好口腔保健同時維持健康體重,端午吃粽也能輕鬆管理體重,免除肥胖的後顧之憂!

 

備註

1.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3粽子熱量及各類運動消耗熱量表」。

2.3.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各類運動消耗熱量表」

4.5.資料來源: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 5成民眾體重過重元兇?

6.資料來源:Short-term effects of chewing gum on snack intake and appetite Appetite 48 (2007) 397–401」。

7.資料來源:「WHO 2010 BMI≧25」。

8.資料來源:「2005-2008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BMI≧24」。

9.資料來源:教育部資料庫。

消耗一粒肉粽熱量需慢跑10公里 善用無糖口香糖降口慾

※備註:熱量大卡計算方式,以市售食品包裝一份之公克/公升數為計算單位。

 

消耗一粒肉粽熱量需慢跑10公里 善用無糖口香糖降口慾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網站http://www.bhp.doh.gov.tw。本表係因每個人身體狀況及基礎代謝率不同而訂出熱量消耗量,僅供參考。

 

 消耗一粒肉粽熱量需慢跑10公里 善用無糖口香糖降口慾

※資料來源:「WHO 2010 BMI≧25」。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11月號)每個人都想要健康紅潤肌膚,倘若紅得太過頭變成宛如京劇臉譜,任誰都不會感到快樂。這種臉部肌膚血管過度擴張、導致紅腫發炎的症狀就是常聽到的「酒糟性皮膚炎」。 皮膚科醫師彭賢禮表示,酒糟性皮膚炎是過度敏感皮膚受刺激,使肌膚血管和淋巴管反覆擴張,周圍的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退化,導致血管中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活潑可愛的童星樂樂,私底下也是個用功的孩子,但其實在剛上小學時,醫師就診斷發現她有先天性的不等視力,加上用眼習慣不正確,小小年紀的她,現在兩眼度數差竟高達三百度。眼科醫師楊美娟表示,視差問題有時甚至會造成學童弱視,傳統治療上會使用一般鏡框來做視力矯正,搭配散瞳劑來減緩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時常腹瀉的人要注意了!一名83歲的阿嬤,因長期腹瀉,習慣直接服用止瀉藥,結果因大腸潰瘍造成慢性出血導致貧血入院,經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有顆糞石,必須以手術由大腸鏡取出。醫師提醒,腹瀉超過兩週以上就必須找胃腸科診療,尋求正確的病因及治療,切勿自行購買藥物使用。 長久止瀉容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0歲退休男子,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又有菸癮長達40年,每天至少抽30根菸。今年入秋開始,出現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甚至體重急速下降3公斤,以為自己罹患肺癌,就醫檢查,竟發現感染肺炎,整個胸部都是膿。 染肺炎鏈球菌 男子險送命 收治個案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