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智能科技近人心 羅東博愛醫院推動智能化腦中風復健照護

智能科技近人心 羅東博愛醫院推動智能化腦中風復健照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羅東博愛醫院在今年4月成立了全台首創也是唯一多元介入神經復健中心,引領東台灣地區於神經復健領域之革新,並在12月2日至5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M502)以「在山之東相遇,重新連接你和你的生活」為題,從病人需求為核心出發,推動智能化腦中風復健照護,參與今年度台灣醫療科技展盛典。而為鼓勵民眾認識更認識智慧醫療,參展期間只要至羅東博愛醫院展場完成體驗,就有機會將來自日本的拍手公仔PachiPachiCLAPPY帶回家,現場也有提供健康小檢測!

鞍馬王子李智凱爸爸中風偏癱 智能復健整合

本次參展特別以影像紀錄3名病人透過智能科技復健的心路歷程,其中包含鞍馬王子李智凱爸爸的復健故事,當智凱在東京奧運場上為奪牌戮力奮戰的同時,智凱爸爸正為了因中風而偏癱的肢體努力復健。透過全方位智能復健整合方案,智凱爸爸與我們分享未來想完成與太太一起環島的心願。

臨床上, 腦中風發生後,大約有近九成的病人會出現半側偏癱的情況,整體來說約95%的中風病人會在發生後11週達到最佳的神經功能恢復。在所謂的黃金復健期3個月,病人可藉由大量的復健訓練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與學習。智能復健機器人對於腦中風、腦損傷、脊髓損傷患者幫助相當顯著,與基礎復健互相搭配,可提升復健效率達十倍之多。機器人復健的優勢在於可直接讓患肢進行主、被動輔助訓練,較傳統復健更有效率,透過重覆動作練習,進行大腦與脊髓神經重塑,藉此喚回動作的記憶。

機器人復健設備 提供完整照護

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鄧復旦副院長,是國內早期投身復健醫學的先驅之一,也是羅東博愛醫院智能復健中心成立的重要推手,曾任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長、國際神經復健醫學會會長,行醫超過30年。鄧副院長表示:「羅東博愛醫院引進全台灣最齊全的機器人復健設備,希望提供病人從急性期、復健期到居家生活都能受到完整照護。除了在醫院完成復健外,回到家後如何讓病人保有生活品質,更是重要。」

舉例來說,很多病人經由復健,手臂都能屈曲、伸張到一定程度,但是往往因手部無力,無法達成更細部的動作。但這些動作,卻是病人維持基本生活的重要依靠,這時候可以利用具功能性動作的外骨骼功能手,輔助病人手指進行捏、抓的動作,讓病人可以輕鬆的拿杯子喝水、使用叉子或湯匙自行用餐、翻書或使用手機等,不再需要依靠他人協助,提升生活獨立性,進而提升個案的自信與自尊。

【延伸閱讀】

青少年第二劑BNT打不打? 李秉穎:間隔12週降心肌炎風險

試管難避免早產? 「胎嬰健康風險檢核表」四階段自我評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女性氣血不足的原因1、節食所致 部分女性崇尚骨感美,過於節食或偏食,導致因虛耗過度、補服不夠而出現營養不良、氣血兩虛。這樣的女性常因平素氣血不足不能養胎,易致流產。 女性氣血不足的原因2、便秘所致 便秘導致大腸在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同時,也會吸收代謝產物或宿便中的毒素。表現在消化系統則是腹脹、食慾不振...

閱讀詳情 »

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以下7類人群不能喝酒,尤其不能吃藥同時喝酒,千萬別小看藥物和酒的作用關係,真的的可能“要人命”!當然,如果您有以下疾病傾向,也建議不要喝酒。甚至偶爾當做推辭喝酒的藉口也是可以酌...

閱讀詳情 »

電腦族如何保護眼睛?由於電腦族久坐電腦前,迫使眼睫狀肌處於收縮緊張狀態,從而使晶體變凸以適應視近物,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得不到休息就會導致近視。視覺的過度疲勞易導致青光眼。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眼病。其實這是很多“計算機族”的通病!這是因為很多人因工作的需要,那麼,你們是否也...

閱讀詳情 »

專家指出,健康的午睡以30分鐘最恰當。如果時間太短達不到休息的效果,時間太長,醒來後又會感到輕微的頭痛和全身無力,而且容易影響晚上的睡眠。 白領女性應該保證睡眠 如果沒有好的睡眠,白天總是體力不夠,下午尤其頭昏腦脹,晚上睡眠質量差,即使早早上床,也難以入睡,睡眠不足也導致皮膚、身材、情緒出現問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