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爸媽運動找孩子一起 全家人相揪動起來有助情緒穩定

爸媽運動找孩子一起 全家人相揪動起來有助情緒穩定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平時有和孩子一起運動的習慣嗎?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親子一起運動還能提升彼此的心韌性,讓身心更健康。根據董氏基金會2020年調查指出:與父母一起運動的孩子,情緒穩定度較高,在董氏基金會2013年的調查也顯示,父母每周與孩子運動的次數越多,父母越不容易出現憂鬱情緒。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2020年5至6月期間,以6都青少年為對象進行調查,從回收2,222份的有效問卷中發現,放學後或假日,近7成受訪者「沒有」和父母親一起運動,4成8「每周1至2天」會一起運動,青少年無法和父母親一起運動的原因前3名為「父母親工作/家務忙,沒有時間」、「課業繁忙,沒有時間」、「自己/父母親沒有運動習慣」。


進一步分析發現,受訪者近半年內放學或假日「有」和父母親一起運動者,最近1周「情緒狀態穩定」的比例(64.0%)明顯高於「沒有」和父母親運動者(52.2%)。甚至父母親有固定之運動習慣者比沒有者,快樂的比例也較高。


董氏基金會推動校園運動舒壓方案多年,今年與康健人壽合作,於北部小學推廣「玩轉動,拋出好心情」親子康健身心計畫,首次推出專門針對親子運動的活動方案,以趣味易上手的飛盤運動為主軸,設計有助於從事飛盤運動的親子運動套餐,延伸推出親子雙人運動骰子,讓參與計畫的學童及其父母,透過趣味的親子運動方案建立運動舒壓的習慣。


中職先生彭政閔已是2個孩子的爸,今特別應董氏基金會邀請,公益代言「玩轉動,拋出好心情」親子康健身心計畫,他分享與父親因為共同的運動興趣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小時候父親因工作關係,較少時間和自己相處,後來開始一起打高爾夫球,增加了相處的時間,打棒球後更和爸爸有許多共同的話題,爸爸也成為自己職棒生涯中重要的支柱。


他以自身經驗呼籲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嘗試不同的運動,培養共同的運動興趣,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這次擔任親子運動舒壓推廣大使,希望透過簡單易上手的飛盤運動與親子運動套餐,讓新手爸媽、沒有運動習慣的爸媽或孩子,都能輕鬆學會並從親子運動中找到樂趣!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今年凍漲別高興太早! 明年調漲幅度恐刷新紀錄
▸一次性醫材修法罰則明年起生效 這3大類嚴禁重消使用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精神康復之友陳順德,自從生病以來,常常無法控制情緒,因緣際會開始學習作畫,從原本不知如何下筆,經過日間留院工作人員鼓勵,以及職能治療師的輔導支持,如今能將想法化作圖像,清楚呈現在作品中。 藝術治療有助康復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嘉富指出,音樂與藝術都可以陶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高齡90歲的阿嬤竟回春?日前居住在護理之家的阿嬤尿布上出現如月經般的大量出血,送醫後發現原來是子宮頸癌導致,因考量患者年紀,亞東醫院婦產科醫師莊乙真決定使用新型達文西機械人手臂微創內視鏡儀器來幫阿嬤做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陰道不正常出血 原是罹癌導致 阿嬤有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內上班族高壓、高工時,許多人三餐不固定,腸胃功能失調,甚至為了工作「忍便不大」!最新調查發現,全台525萬上班族有便祕困擾,其中行銷及活動企劃人員最容易便祕,每2人中就有1人,超過4天以上才排便。 10大便祕職業排行 台灣營養基金會公布「10大便祕職業排行」,第一名...

閱讀詳情 »

研究證實,腦部退化與飲食有關。食用具有提高體內抗氧化含量的食物,有助延緩腦部煺化。相對的,飲食中少碰對腦部有害的食物,也可預防遲鈍、笨拙、記憶力降低等大腦早衰。 少碰太鹹食物 食物中的鈉含量過高,容易使腦細胞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進而導致記憶力下降、大腦早衰。飲食力求清淡,限制食用加入過量鹽的食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