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病毒重症再添5例 家長須提高警覺

腸病毒重症再添5例 家長須提高警覺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國內去年12月17日至12月23日共增5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且近期仍持續有重症病例出現,呼籲家長應隨時提高警覺,並格外留意家中幼童健康,如發現有疑似症狀就應儘速送醫。

國內個案多為D68型 以呼吸道症狀為主

輔仁大學醫學院小兒神經學教授洪焜隆指出,國內腸病毒個案多為D68型,有別於其他腸病毒常見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等典型症狀,腸病毒D68型的表現以發燒、流鼻水、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為主,少數感染者可能會併發腦炎、脊髓炎等情形,一旦出現肢體無力或麻痺症狀,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後遺症,且需長時間復健。

無疫苗或抗病毒藥物 良好衛生習慣預防

洪教授提醒,腸病毒D68型目前仍無疫苗或抗病毒藥物,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正確勤洗手、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如果發現家中幼童出現肢體無力麻痺症狀,就應儘速送往大醫院治療。

腸病毒重症恐致死 感染型患者須盡快就醫

疾管署表示,國內累計的20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中,含1例死亡,感染型別則分別為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克沙奇A2型、B3型、A9型、伊科病毒5型及腸病毒71型。

新增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中,腸病毒D68型患者有咳嗽、流鼻水、發燒及突發肢體無力等情形,目前仍在住院治療;兩名克沙奇A9型患者則出現發燒、嘔吐,步態不穩、四肢無力、併發小腦炎等症狀,經檢驗確診,目前兩人恢復情形良好均已出院。而腸病毒71型患者則有發燒、口腔潰瘍、喉嚨痛、噁心、頭暈、全身無力及步態不穩等情形,經檢驗確診,目前也已出院。

糞口、飛沫及接觸傳染 擁擠場所少出入

疾管署強調,無論哪一型腸病毒,均可能透過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最有效的預防方法仍是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以降低傳播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2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俐綺報導】銀行櫃員看似工作輕鬆,但對許多行員來說,卻有因上班久坐帶來的「職業病」,下半身肥胖是最多人碰到的一個問題。一位30歲的輕熟女,畢業後就在銀行就職,工作幾年下來得心應手,下半身線條更是順勢成長;尤其她喜愛運動緊身褲,那擁擠的大腿夾縫更讓她每每在鏡子前不敢直視,十分困擾,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醫院裡科別種類琳瑯滿目,其中「放射科」和「核子醫學科」,不免令人聯想到放射線、核能、輻射等共同議題,究竟放射科和核子醫學科差異何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黃玉儀表示,「放射科是利用儀器,例如X光、電腦斷層(CT)等,產生放射性穿透人體,就會照出影像片子,基本上他...

閱讀詳情 »

有件事很重要,希望你能理解,所謂人生必經歷程「生老病死」四階段,其中生、老、死無可避免一定會發生,不過,受病痛折磨這個步驟,卻能跳過。洛桑加參醫師出版《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生病不是必然,痛苦也能免除,只要你願意開啟智慧去觀察、去學習、去處理、去升級。當你寫完功課、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晚間10點01分發佈新聞稿,證實國內新增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尚未取號),此為擴大採檢桃園機場清潔外包人員,於今日晚間檢驗陽性。 稍早之前,有媒體報導指出,原指揮中心下午例行記者會公布國內今日新增1名本土確診,之後沒多久,於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