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智能重症照護系統 24小時掌握病況

智能重症照護系統 24小時掌握病況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為提升重症照護團隊照護品質及工作效率,北醫加護病房全面導入「智能重症照護系統Ted ICU」,能夠24小時監測病患狀況,同時自動記錄,不用再用手抄寫病歷,處置病患時間也更快,可說是加護病房的隱形人力。

今年3月 啟用Ted ICU

過去醫師需仰賴護理師抄寫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等數值紀錄,並查閱電腦各項系統資料,才能得知病患的檢驗、檢查等各項資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表示,今年3月啟用Ted ICU,透過自動上傳與拋轉、自動整合、自動計算,以及自動醫療記錄整合等4項自動化特色,讓醫療團隊更有效率、專注照護重症病患。

重症監測零時差 縮短處置時間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第一加護病房主任趙君傑說明,病患進入加護病房後,Ted ICU可即時將生理監視器、呼吸器、血糖機等設備資料自動拋轉至資料庫,所有資訊立即整合顯示於儀表板,並以不同顏色標註病患緊急程度;醫護團隊能更快掌握病患狀況,達到重症監測零時差,從病患發生病情變化至醫師開立醫囑,每位病患平均處置時間從8.6分鐘降至5.9分鐘。

即時計算指標數據 有效節省記錄時間

除了資訊整合功能,趙君傑主任補充,Ted ICU還可即時計算重症病人相關指標數據,例如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Ⅱ)、相繼器官衰竭評分(SOFA)及早期預警評分(EWS)等,節省醫師查閱病患指標數據與維持計算數值正確性,而病患資訊自動匯入、匯出的功能,也能有效節省醫師文書記錄時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8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Lamigo桃猿隊大師兄林智勝17日晚間發生交通意外後送壢新醫院治療,腦部恢復狀況良好,今日已安排出院;醫師指出,林智勝目前左膝蓋後外側韌帶斷裂的傷勢將需要未來密切的治療與觀察。壢新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楊之東表示,林智勝在事發之後有輕微的腦震盪,目前狀況已恢復,至今天已觀察滿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有高血壓病史,一定要規則服藥,以免腦中風上身!今年四十八歲的王禎祥今天在壢新醫院所成立的中風防治俱樂部上分享自己罹患腦中風的經驗時,就特別呼籲有高血壓疾病的患者,要謹遵醫囑,好好服用降血壓藥。王禎祥在十多年前被診斷出有高血壓,當時才三十多歲的他心想怎麼可能,自己還這麼年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1名男性上班族,因忙於工作導致三餐不正常,甚至常吃完消夜後,就倒頭睡覺,長期下來,不但出現脹氣、打嗝等現象,甚至有咳嗽、喉頭湧出酸水、口臭等症狀,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所導致。傳統中醫而言,當脾胃出現問題時,食物容易在胃中積滯,產氣生酸,又稱為痰濕;彰化基督教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炎熱夏天,一不小心可能就曬黑皮膚,想要達到美白效果,其實可透過平時飲食來有效改善;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師黃雅慧指出,尤其皮膚油脂分泌旺盛,又常食用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皮膚不但容易出現暗沉斑,甚至導致滿臉痘痘。以傳統中醫而言,達到美白效果主要仰賴體內臟腑的精、氣、神;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