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懷孕期間險失明! 原來是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惹禍

懷孕期間險失明! 原來是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南一名30歲的準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才剛滿3個月,她就開始覺得視力模糊,而且越來越嚴重。經成大醫院眼科部主任許聖民問診後發現,她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發病已10餘年,平時糖化血色素(HbA1c)介於8%~10%之間,控制不甚理想,又因懷孕期間飲食及體內荷爾蒙的改變,讓她一夕之間雙眼視力剩0.4,確診罹患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

糖友應積極控糖 預防黃斑部水腫失明危機

許聖民主任表示,糖化血色素(HbA1c)是反映過去3個月血糖控制的重要數值,正常人的指數約落在4%~6%,而糖尿病患者應盡量控制在7%以下。血糖控制越不好,越可能在罹病後的5~10年內出現視網膜病變,且約有3~6%的糖尿病患者,會罹患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

許聖民主任補充,體內血糖濃度過高,會傷害視網膜微血管的管壁,造成血液中的血漿及蛋白質滲漏,若累積在黃斑部(視網膜中心),就可能出現視力模糊或中心視力變形的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失明。多數糖尿病患者容易忽略眼睛的併發症,其實罹患糖尿病時間長短、控糖不佳、高血壓或腎臟病患者以及懷孕的糖友,都有可能罹患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要特別注意。

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治療有進展  眼內注射可改善

隨著醫療的進步,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不再無藥可醫,許聖民主任指出,除了傳統雷射光凝固療法,現在已有新型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可改善黃斑部水腫,不僅突破傳統雷射的治療瓶頸,也避免注射類固醇所產生的青光眼及白內障等副作用。這名準媽媽順利生下寶寶後,趕緊接受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雙眼視力回復至0.8,只要定期回診追蹤,可以看得見孩子快樂長大。

糖友每年接受眼底檢查  降低黃斑部水腫風險

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勿輕忽眼睛的併發症,應每年定期至眼科接受眼底檢查;許聖民主任並提醒,第一型糖尿病且正準備受孕的女性,應在懷孕前先做眼底檢查,確認是否有黃斑部水腫,若有疑似症狀應趕緊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受孕,避免懷孕期間荷爾蒙的影響而出現視力下降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9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放暑假期間,許多父母忙碌,放任孩子使用3C產品消磨時光,但孩童眼睛盯著螢幕看,原本有假性近視的小朋友可能近視度數加深,開學後恐怕真要配眼鏡了。台北慈濟醫院利用低劑量散瞳劑搭配耳部穴位按摩,就能降低孩童近視幅度。台北慈濟醫院針對門診6至12歲、近視200度的學童,利用低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紫外線強烈,沒有做好防曬工作,一不小心就曬黑了,其實吃錯食物更容易變黑!營養師指出,巧克力、起司、酒類、肉鬆、肉乾、香腸、火腿等7種食物,含有大量的酪胺酸,多吃會加速體內黑色素形成,提醒想要美白的民眾,最好少吃為妙。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皮膚變黑的主因是由於黑色素形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稱「風車爺爺」的陳爺爺已經高齡86歲,是一位肝硬化病併肝腫瘤的患者,10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紙風車,而且發現紙風車可以帶給小朋友歡樂,便投入了紙風車的創作。隨著年齡漸高、體力下降,風車爺爺已無法外出教學,台南市立醫院為延續他的心願,邀請大家一同參與「環保快樂風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夏天氣候炎熱,手上或是腳上長了汗泡疹,往往會奇癢無比,有不少汗皰疹病人會將水泡弄破,以求緩解搔癢的症狀;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汗皰疹會反覆發作,但是一旦弄破,恐有感染之虞,不得不慎。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婉若表示,汗皰疹會好發在季節轉換時,炎熱的夏天也常見到汗皰疹病人,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