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懷孕期間險失明! 原來是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惹禍

懷孕期間險失明! 原來是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南一名30歲的準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才剛滿3個月,她就開始覺得視力模糊,而且越來越嚴重。經成大醫院眼科部主任許聖民問診後發現,她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發病已10餘年,平時糖化血色素(HbA1c)介於8%~10%之間,控制不甚理想,又因懷孕期間飲食及體內荷爾蒙的改變,讓她一夕之間雙眼視力剩0.4,確診罹患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

糖友應積極控糖 預防黃斑部水腫失明危機

許聖民主任表示,糖化血色素(HbA1c)是反映過去3個月血糖控制的重要數值,正常人的指數約落在4%~6%,而糖尿病患者應盡量控制在7%以下。血糖控制越不好,越可能在罹病後的5~10年內出現視網膜病變,且約有3~6%的糖尿病患者,會罹患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

許聖民主任補充,體內血糖濃度過高,會傷害視網膜微血管的管壁,造成血液中的血漿及蛋白質滲漏,若累積在黃斑部(視網膜中心),就可能出現視力模糊或中心視力變形的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失明。多數糖尿病患者容易忽略眼睛的併發症,其實罹患糖尿病時間長短、控糖不佳、高血壓或腎臟病患者以及懷孕的糖友,都有可能罹患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要特別注意。

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治療有進展  眼內注射可改善

隨著醫療的進步,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不再無藥可醫,許聖民主任指出,除了傳統雷射光凝固療法,現在已有新型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可改善黃斑部水腫,不僅突破傳統雷射的治療瓶頸,也避免注射類固醇所產生的青光眼及白內障等副作用。這名準媽媽順利生下寶寶後,趕緊接受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雙眼視力回復至0.8,只要定期回診追蹤,可以看得見孩子快樂長大。

糖友每年接受眼底檢查  降低黃斑部水腫風險

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勿輕忽眼睛的併發症,應每年定期至眼科接受眼底檢查;許聖民主任並提醒,第一型糖尿病且正準備受孕的女性,應在懷孕前先做眼底檢查,確認是否有黃斑部水腫,若有疑似症狀應趕緊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受孕,避免懷孕期間荷爾蒙的影響而出現視力下降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9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腳底併攏張腿運動」與「開腳運動」,使張開的骨盆回歸內側!   ■腳底併攏張腿運動■ ①腳底併攏,雙膝張開。 ②雙腳上下搖晃,以平貼地面為目標,上半身往前傾。   ■開腳運動■ ①無法馬上雙腿同時張開的話,先從單腳開始。 ②雙腿張開,身體往前倒。剛開始以雙手手肘貼地為目標,慢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少上班族不只要照顧父母,還需要照顧小孩,缺錢缺得緊,每天為了拚業績或績效,飯也無法好好吃。台北中山醫院腸胃科吳德強醫師表示,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熬夜、工作壓力大等都會影響腸胃功能,像壓力大、熬夜,很容易引起自律神經失調,腸胃蠕動節奏就會異常,長期下來,消化不良、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長時間抽菸、喝酒的人,很容易產生菸酒嗓,聲音往往沙啞而低沉。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胡皓淳表示,長期抽菸,容易造成聲帶水腫,喝酒時,劇烈嘔吐,也可能導致聲帶急性受傷,兩種因素混合在一起,便可能造成「菸酒嗓」。 透過雷射燒灼 有助改善菸酒嗓 若要治療菸酒嗓,可以運用雷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藝人大S(徐熙媛)有二尖瓣脫垂宿疾,前陣子過於勞累,加上天氣冷而心臟不舒服、昏倒送醫住院檢查,因而躍上媒體版面,二尖瓣脫垂這種疾病,也引發關注。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任表示,二尖瓣脫垂患者以20到40歲年輕人居多,女性又比男性多,20歲到40歲族群盛行率約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