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視雷射「七次元+」更精準 兼具改善角膜缺陷

近視雷射「七次元+」更精準 兼具改善角膜缺陷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據統計處調查,台灣去年青少年近視率已高達81%,而高度近視族群約占20%以上。不少近視族為了解決近視問題,考慮接受雷射手術來改善視力;由於雷射近視手術的安全性、精準性都已提升到相當程度,目前更有儀器可達到「七次元+」定位,讓手術更精準,就有位知名牙醫師因而義無反顧的去做了此雷射近視手術。

牙醫高度近視 靠雷射擺脫眼鏡

一名專精在全口植牙及牙周病治療的知名牙醫邱小姐,由於近視度數高達650度,工作時她必須戴上特製的放大鏡片替病人看診,和病人溝通時就得換上普通眼鏡,相當麻煩,也讓她興起想動近視雷射手術的念頭。「我們診所3、4個同事都有做近視雷射手術,效果也都蠻好的」邱小姐說,此外她也認真看文獻,發現新型的「精雕7次元+」在美國手術滿意度相當高,因此才下定決心做手術,現在的她脫掉眼鏡,更顯神清氣爽。

照射角膜地形圖 手術精準更安全

開業醫眼科院長林鴻源表示,傳統的近視雷射手術,利用版層刀切割角膜,進行手術,但現在已經進步到出現新型的「精雕7次元+」。此技術通過美國FDA認證核可的「Contoura Vision」技術,透過高達22,000個量測點,進行「環形照射角膜地形圖」檢查,比起傳統的方式可以更精準的切割角膜,達到矯正近視度數的效果。

不只「看得見」 還更「看得好」

林鴻源院長表示指出,「精雕7次元+」準分子雷射手術可同時改善病人本身角膜的缺陷,在美國FDA的資料顯示,接受此手術的患者9成都認為,術後比術前戴眼鏡看得更清楚。林鴻源進一步解釋,因為此手術透過前導波像差優化治療WFO功能,讓病人在術後保持自然的非球面角膜,讓病人有更佳的視覺成像。

高度近視眼部病變機率高於常人10

眼科主任葉威毅指出,視力超過500度就可稱之為高度近視,而高度近視容易出現黃斑部出血、青光眼、白內障等機率是一般人的10倍,高度近視族不可不慎。但他也提到,近視雷射手術非人人適合,像是角膜太薄、圓錐角膜者,就不能進行此手術,建議病人術前可和醫師溝通,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9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沒哺乳也可能罹患乳腺炎!30多歲的A女士是位溫柔的好媽媽,5年前曾母乳餵養幼兒將近10個月時間。可近3個月來,左乳卻莫名出現持續變大、輕微疼痛等問題;甚至合併出現貧血、腰痛和雙側小腿水腫等症狀,期間往返多家診所治療但都未改善。直到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醫檢驗後,才發現原來是特發性肉芽腫性乳腺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生孩子的痛,據醫學上分析是0-10分裡的「滿分痛」,是不是有產婦在生產當下感到痛不欲「生」,只有當事人知道。但其實,生小孩也可以不那麼慘痛,成大醫院麻醉部醫師董盈秀建議,可以考慮減痛分娩。自然產痛不欲生 減痛生產漸普遍董盈秀表示,基本上,減痛分娩是用於自然產的媽媽,在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晚婚、晚育已成普遍狀況,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先是, 106 年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年齡已達 30.8 歲。孩子健康是父母的希望,國民健康署指出,太早或太晚生育都會對胎兒有不良影響,適齡生育對寶寶健康最好。晚婚晚育狀況日漸普及 國健署籲及早規劃台灣晚婚、晚育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天氣漸熱,許多民眾喜歡至上山踏青、郊遊,除了注意步伐安全外,也要留心避免蚊蟲叮咬、感染疾病。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指出,台灣山間不少見吸血性寄生蟲,民眾務必要留意避免遭叮咬。蟲子身體斷裂仍不鬆口 就醫檢查才知是「硬蜱」南投一名陳姓男子假日時與友人相約至埔里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