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智齒該不該拔?!來聽聽醫師怎麼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智齒該不該拔?!來聽聽醫師怎麼說...

不易清潔、沒有咀嚼用處又容易腫痛,有近7成民眾都有拔除智齒的經驗,民眾常因智齒腫痛或矯正需求被轉診到口腔外科評估拔牙,拔牙不慎是否會引起神經損傷?到底什麼樣的智齒需要處理,又怎麼樣的智齒一定要拔除呢?

易堆積細菌與食物殘渣 產生蛀牙、牙周發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口腔外科醫師楊方瑜表示,若智齒有發育,常因下顎空間不足造成清潔上的死角,臨床上常見智齒沒有長出來的狀況,易與前面一顆臼齒間堆積細菌與食物殘渣、產生蛀牙、牙周發炎、骨頭破壞,甚至形成囊腫病變、蜂窩性組織炎。

病人本身清潔能力是考量拔牙的要素

楊方瑜醫師說明,在評估要不要拔牙時,為避免成為潛在的感染或病變風險,除了是否已經產生病灶,病人本身清潔能力也是考量要素,術後最常見的問題為腫痛、下唇下巴麻木、第二大臼齒或牙套受到影響等狀況。

半年一次定期檢查、注意清潔

牙痛要人命,拔牙腫痛雖然不像神經抽痛,但按時服藥及冰敷後,通常也需要經過一周才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下唇下巴麻木的問題則與智齒牙根與下齒槽神經的構造位置有關,有時在術前的X光片檢查可以約略判斷出,有時候基於安全需要額外照牙科的電腦斷層判定。

楊方瑜醫師表示,照顧智齒須有防範未然的概念,除了半年一次的定期檢查外,更要做好心理準備,在適當的時間拔除智齒,比如不然,若等到智齒腫痛起來,或是第二大臼齒因為清潔不易而蛀牙或牙周病破壞了,更是得不償失。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中秋佳節將至,除了賞月、品嘗月餅及柚子外,烤肉也是中秋節的應景活動,《優活》根據以往民眾烤肉時最常疏忽的細節,以及食藥署的建議,整理出5大項正確的烤肉方法,中秋烤肉遵循這5妙招,讓你顛覆對烤肉油滋滋又不健康的印象。 1) 生熟食分開/烤肉前應將所有食材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你有過睡不好又吃不飽的經驗嗎?這感覺往往讓人提不起勁,想多吃又擔心肥胖、多睡卻怕時間不夠用;其實,這一切都跟「睡眠時間」有關,一旦睡飽,吃的東西也會相對減少。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的小孩在食物控制上,比睡眠足夠者來得差,且易出現暴飲暴食的情況,從而產生肥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長時間做同一件事,當心痠痛找上你!如講電話(話筒夾在肩頸)、低頭盯著電腦、久站久坐、翹腳、彎腰駝背及愛喝冰冷飲料等,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包包過重或長時間背著、熬夜、睡眠不足、工作壓力大造成長期緊張縮脖子,也會造成肩頸痠痛。 而現代人「機」不離身,科技發達造就許多低...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41歲的岑先生7年前發現手指背部總有一團煙燻似的髒印,以為是碰到髒東西洗洗搓搓就好,卻洗不掉,可是又不痛不癢就沒當回事。 圖片來源 沒想到幾年後,他被查出了糖尿病。日前,他因血糖再次升高而住院,同時被診斷患有黑棘皮病。那麼這兩者是否有關聯呢? 黑棘皮病到底是什麼病?可怕嗎? 黑棘皮病主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