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暈眩梅尼爾氏「病」與梅尼爾氏「症」的差別

暈眩梅尼爾氏「病」與梅尼爾氏「症」的差別

看診時

常常會遇到患者跟我說:「醫師,我固定時間都發作暈眩,發作時會天旋地轉,頭很脹,耳朵會嘰嘰叫,很不舒服,都只能躺在床上,曾看過其他醫師,他們說我得了梅尼爾氏病」。

其實,該患者充其量只能說是得了「梅尼爾氏症」,不是梅尼爾氏病。症跟病到底要怎麼區分,讓我們來一探就近!

暈眩「症」跟暈眩「病」的差別,傻傻分不清楚

暈眩梅尼爾氏「病」與梅尼爾氏「症」的差別暈眩梅尼爾氏「病」與梅尼爾氏「症」的差別

「症」

在醫學上代表由多個症狀所組成,其實就是「症候群」的簡稱。

例如:

1 . 暈眩和耳鳴發作,會讓人聯想到梅尼爾氏「症」、常常聳肩、發出怪聲和擠眉弄眼,會讓人聯想到妥瑞氏「症」。

2 . 長期動作變慢、手抖、姿態不穩及記憶力減退,會讓人聯想到巴金森氏「症」。

3 . 其它類似的醫學名詞還有憂鬱「症」、焦慮「症」、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斐洛氏四疊「症」等。

「症」不是病因

例如:

暈眩會造成梅尼爾氏「症」的病因,包括急性中耳炎、急性耳咽管阻塞、偏頭痛、耳中風、腦幹中風、聽神經瘤...等多種。

當所有的可能病因都找不到時,才可以說是梅尼爾氏「病」。

「病」就是確定病因

例如:

慢性心臟「病」、巴金森氏「病」、阿茲海默氏「病」、梅尼爾氏「病」。

真正的梅尼爾氏病

是內耳淋巴水腫所致,但目前臨床上所有的檢查工具都無法證實是否就是內淋巴水腫作祟,包括電腦斷層、磁振造影、X光。

暈眩但真正能證實內淋巴水腫的方法,只有待患者死亡後接受屍體解剖才能確定。

因此,雖然目前醫學界會把找不到病因的梅尼爾氏「症」說是梅尼爾氏「病」,但嚴格說來,只要患者還活著,暈眩及耳鳴發作,頂多只能說是梅尼爾氏「症」。

衛教

患者如果出現暈眩和耳鳴時,宜正確就醫找出病因,不見得每個都是梅尼爾氏病。 就算是梅尼爾氏病,治療也不是只服用止暈止吐,應該是設法挽救聽力,因為真正的梅尼爾氏病每發作一次,聽力就會更差。

相關推薦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防疫警戒標準至第二級,開放室內場館,宜蘭市公所決定配合政策,轄管市民活動中心自7月27日起開放使用,包括因為在地子弟林昀儒在東京奧運優異表現而更加火紅的桌球設施,籲請民眾持續配合防疫措施,守護彼此健康。 宜蘭市公所表示,...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被封為「桌球神童」的林昀儒,在與鄭怡靜搭檔拿下混雙銅牌後,在今日(29日)的男子個人賽中,依舊表現亮眼,與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好手樊振東激戰七局,雖然最終仍以3比4落敗,未能闖進金牌戰,但其亮眼表現,仍讓全台灣人為他鼓掌叫好。而在去年,林昀儒為保險公司代言時,拍攝廣告的導演就曾誇獎...

閱讀詳情 »

年僅19歲的「桌球神童」林昀儒,日前在東京奧運混雙與搭檔鄭怡靜摘銅,創下台灣史上佳績。被譽為「沉默殺手」的他,一路過關斬將,今日在男單四強迎戰「世界球王」中國好手樊振東。林昀儒以3比4吞敗,雖未能闖進金牌戰,但仍有搶銅牌機會。對此,林昀儒的爸爸與阿嬤隔海向他喊話「明天再加油再努力!」19歲的林昀儒首...

閱讀詳情 »

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屢傳捷報,目前已獲得1金、2銀、3銅,6面獎牌創下台灣紀錄,許多好手也都還在賽場上繼續奮戰,持續締造佳績。台北101今(29)日晚間將點燈,感謝在場上拚戰的選手,也為獲得獎牌的選手喝采。台北101表示,東京奧運開賽至今,台灣選手在場上的精采表現與運動精神,激勵感動無數國人,台北1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